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宋霸 > 第一百零四章 老将出马

第一百零四章 老将出马

新任川陕宣抚使王似大人最近的心情有些糟糕,却找不到发怒的借口,因此有些憋屈。

前任并没有给王似留下一个烂摊子让他来收拾,反倒是给他留下了一个军政和睦、稳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然而,这样稳定团结的局面却不利于王似完成吕颐浩交给他的任务。

大家都是一团和气,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矛盾,这让王似如何拉拢一帮去打压另外一帮?

作为上位者,最擅长的就是玩弄平衡之术,而平衡的前提首先是要有矛盾和不平衡存在。

利州东路转运使虞褀、兴元府知府刘子羽、南郑县知县何衡原,这三人虽然都是张浚一条线上的,但并没有故意给王似什么难堪,对于王似交待的事项,几人也都愉快的接受了,一点推托的样子都没做。

王似才赴任,摸不清汉中这边的水深,便隐而不发。

为了表示对前线的重视,王似决定前往大散关慰劳一下部队,顺便宣示自己的到来。

虞褀表示支持,马上给王似调集了一批酒肉和慰问品,刘子羽更是主动请缨,要陪王似一同前往。

王似有些郁闷,他觉得自己这个宣抚使有些当摆设的味道。

吴玠以前线紧张为由,送张浚的时候没有露面,等张浚离开之后,也没有来南郑向王似汇报工作,而王似还不能流露出一点点的不满。

吴玠现在可是西线的顶梁柱,朝廷换谁都可以,唯独不敢动吴玠,因为如果换了吴玠而导致西线失守,那就是亡国灭种的大祸!

吕颐浩举荐王似接替张浚,就是希望他能挖张浚的墙角,把吴玠、郭浩、刘锜和吴磷等西军将领拉拢过来,结果刘锜被张浚直接带走了,而吴氏兄弟受张浚的影响太深,改投门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现在,唯一有希望拉过来的,就剩下驻守饶凤关的郭浩。

不过,王似却没有胆量绕开吴玠

先去饶凤关慰问郭浩,因为这不仅关乎面子问题,更关乎上下秩序。

吴玠是川陕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在川陕宋军中的地位便是第一人,任何跟军事相关的事务,若是没有他的同意,都无法执行。

什么叫做都统制?

都,全部的意思。

都统制,就是辖制所有的武将。

按照大宋官制,出兵作战时,常于诸将中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管诸军,为临时派遣,并非官名,兵罢即省。赵构登基后,置御营司,以大臣为都统制管辖某一方面的诸将,成为常设官名。

王似如果不跟吴玠通气,便带着人马物资前往饶凤关慰问郭浩,等于明着告诉西军上下,他跟吴玠尿不到一个壶里面,他要提拔重用副都统制郭浩。

真要这么做了,会出大乱子的!

满腹心事的王似,带着慰问物资,在刘子羽的陪同下,前往大散关。

要去大散关,必然经过武休关,而吴磷如今正在距离武休关十里外的留坝镇内整顿队伍,所以王似便想过去瞅几眼。

瞅就瞅呗,反正吴磷很快就要带着五千人前往成都府路赴任了,但吴磷没想到王似在看到留坝镇内的实际情况时,竟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当初,秦颂在武休关内面见吴玠时,搞了一整套分流整训的方案,得到吴玠全力支持。

经过几次分流和调整,南归的一万五千多降兵被分成了四部分。

一部分或是自愿或是因为身体原因,领了路费盘缠离开了武休关。

一部分不想继续从军但无处可去的,滞留在山谷中帮忙修建留坝镇,等着以后加入到栈道维护队,也算有了落脚处和差事。

剩下的八千人,作为精华,五千分给西军,三千归于张浚。

王似来留坝镇内时,看到的不止五千愿意投效吴玠的老兵,他还看到了秦颂打算“吃进”的三千多名精壮劳力!

王似首先

觉得吴磷带着五千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前往成都府路有些浪费,他不认为防备西南面的吐蕃诸部和大理国需要这些精锐士兵。

大宋国虽然被金国欺负的很惨,但整体实力还是远远超过吐蕃各部落和大理国,只要大宋不主动惹事,西南边的邻居们一般不敢来主动挑衅。

王似还觉得让三千多名精壮劳力只是负责维护栈道太浪费,这些人完全可以补充到兵力紧张的饶凤关和仙人关去嘛!

对于王似的不同意见,吴磷没有当面出语反驳,他把球踢给了兄长吴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