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武青对那人升起了好奇之心,暗想此人既有这般远见,肯定也不是无名之辈,得好好的了解一下。
“父皇,种宣正此言极是,儿臣在山海关之时金人欲擒我洞开城门,幸好有武都使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儿臣也以为,武都使非但无过,而且有功,请父皇明鉴。”
终于,赵恒开口了,他乃太子,在这朝堂之上,除了赵佶之外就属他最大了,说话的分量自然不同。
“父皇,儿臣同意皇兄所言。”
这时,赵构也站在了武青这边,太子和康王都力保武青,若是再有人提反对意见,那就是与他们作对了。
最近赵佶已经有要禅位的意思,如果赵佶真的如此做,那赵恒就会是皇帝,傻子才会跟他作对呢。
“太子与康王所言甚合朕意,既如此,那诸位爱卿觉得朕该如何赏赐武都使?”
赵佶采纳了自己儿子的意见,之前那人虽然说的十分透彻,但赵佶仿佛对他十分不喜,连提都没提他那茬儿。
“圣上,既然武都使有功,那理应赏其官位,现在武都使是正五品,陛下可赏他承宣使一职,此乃正四品的官位。”
“另外礼部侍郎之位一直空缺,陛下可让其兼着这个差事,日后也好尽心尽力的为国家效力。”
能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无不是两面三刀之人。
刚刚高俅那厮还对武青要打要杀的,见赵佶要赏武青,他立刻就变了脸,开始说武青有功了。
只不过这个高俅用心险恶,武青做兵马都指挥使,手下掌管六万大军,那可是绝对的实权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