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有好几个区,而西郊的范围也很大,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过去,根本就找不到什么线索。
苏浩想了一想,问道:“关逢水以前住在西郊吗?”
关雎儿道:“是的,我们家在西郊有产业,以前我小的时候,姑妈还常常带我去那里。”
“这就对了,你们西郊产业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在西水湖附近。”
“哟,不错啊!”
凡花湖是燕京市著名的景点,因为景色美丽,可与西湖相比,因此又名西子湖。
凡花湖北边紧靠香山,湖水从西而来,与香山上的雨水泉水聚在一处,绕过燕京市,向南汇入一墨江,最终并入黄淮水部,东流如海。
有关凡花湖和一墨江还有一段感人的典故,传说中有一位十分有名的才子隐士居住在香山之中,每日在山中读书写字,弹琴作诗。
写完字之后,便以山中溪水洗墨洗砚。
后来,山溪下游来了两名女子,一名因仰慕才子的诗才文采而来,另一名却是家里落魄,不得已搬到山脚下居住。
二人隔河相望,仰慕才子那位每日在窗前静坐,只为能看到山中才子的身影。
而家里落魄那位却不得不每天劳作,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一日三餐。
过了几日,仰慕才子的那名女子上山去找才子,与之谈问论诗,十分相投,观那才子的模样,更是英俊潇洒。
女子心中情愫暗生,多次示意,终究没有得到才子的回应。无奈之下,只好下山。
而那名家中落魄的女子也上山了,她上山倒不是 因为要与那名才子谈论什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而是因为才子每日在山溪中洗墨洗砚,弄脏了河水,她是上去评理的。
哪知一见了那才子的面,女子的脸就红了。那些早就准备好的骂街的话语也全都说不出口了。
后来,不知何故,这女子居然和那才子一来二往,结成了喜事。
另一名女子心碎之余,自认为论才情讲相貌,自己绝对胜过她千百倍,为何不爱自己却爱村姑?
于是,她悄悄上山,想要一问究竟。
那才子却淡淡一笑,取出书
写小楷的细笔,在村姑的额上轻轻一点,说道:“她本凡花,我不过一墨,我们不过凡花一点墨。”
才女从他的话语中,知道他确实是心甘情愿与那名女子隐居在此,也不再多问,伤心之余,只好离开了香山。
后来,人们便把香山下溪水汇成的那片湖称为凡花湖,而湖边那条江水则称之为一墨江。
这故事关雎儿曾经听说过很多次,是她很小的时候关逢水讲给她听的。
关雎儿也曾经对才子选择那名村姑很是不解,在她的理解中,这名才子应该选择相貌才情更为出众的才女。而且,那名才女是因为仰慕他而来到山下结芦而居。
关雎儿也曾无数次的希望自己能够遇到像这名才子一样的人物,只是……
她看了看苏浩。
其实,这样也不错吧。
“苏浩,如果你是一墨,你会选择凡花,还是繁华?”
凡花一墨,繁华一梦。如果是我的话,我又会选择什么呢?
大概我会选择繁华吧!
这句话,苏浩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
然而,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关雎儿眼神中的一丝淡淡的期望和哀愁。
这问题哪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