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岗上,一个身影正在挥汗如雨的刨着泥士。
宋凯从来都没有想过,他用力挥下去的那一锄头,将会是震惊世界的一举。
唐三彩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有着极其重抹的一笔。
不过,在陶瓷从单色到彩色的发展过程中,缺失了一环。
那就是中间过渡的一环。
很多历史学家,都在极力寻证据,想证明陶瓷从单色到彩色是如何发展的。
因为陶瓷从单色的彩色的发展,可不只是色彩的变化。
每一种色彩的产生,对温度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就拿一件三彩的瓷器来说吧,要想成功地烧制出三种颜色,可能要回三次炉。
很多人曾利用现在的科技手段,想重现唐三彩的烧制工技。
既便是在精密仪器的帮助下,人们烧制出来的唐三彩跟原彩相比,也是有着诸多差异。
很难想象,古人仅凭借着烧制的经验,是如何精准地把握各种色釉的烧制温度的?
宋凯扒开覆盖在陶瓷上的最后一层泥土,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物件抱了出来,裹上一层布带回了家。
当宋凯赶到家时,嫂子还没有睡。
可能是看到他的门锁着,担心他出事儿,就特意等了他一下。
看到宋凯是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拎着铁锹,弄得满身是泥,灰头土脸的,不知道他大半夜的去干嘛去了。
“小凯,你这是干嘛去了?”嫂子关心地问到。
“嘘……”
宋凯没有说话,赶紧示意嫂子小声一点,就像是做贼一般。
其实,他就是做贼去了。
“杂啦?”
“进屋说……”
宋凯放下工具,故作神秘地抱着泥陶进了屋。
在灯光下,宋凯打开了那个灰不溜球的东西。
那是一个类似于人形的东西,有五十厘米那么高,十来公分那么宽。
嫂子柳美蛾一边看着宋凯,一边看着那个陶佣,道:“小凯,这是什么东西啊?”
“我也不知道,在后山上挖的。”
“死人的东西?”
嫂子
柳美蛾对冥人的东西,似乎是很抵触。
因为农村人一直都很信奉“死者为大,逝者为安”的说法,对死人都很敬重。
这也是在农村的很多地方,既便有古代的陵墓,也没有人去挖的原因。(当然,盗墓贼除外)
“应该不是吧……,在后山上,又没有埋人的地方。”
“这是个什么东西,看着像是个人啊!”
宋凯也仔细地看了一下,陶瓷的造形确实像一个人,不过,又跟我们平时所见的人形不同。
在灯光的照射下,宋凯又隐隐地发现,在泥士掺杂的地方,似乎是有一些异样的光彩在闪耀。
他扒掉陶瓷身上的泥士,发现了陶人身上的另一种颜色。
既便是在那一刻,宋凯也不知道,他的陶人会有什么特殊之处。
因为七彩的唐俑马他都见过了,更何况是这个双彩的陶人呢?
“嫂子,这个东西你帮我收着吧,说不定还能值几个钱呢。”
“行……,有时间了,我帮你找个人看看,看能卖多少钱。”
挖出陶俑后,宋凯就把它放在了嫂子那里,几乎都快把它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