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仁也是为难了,立了东宫太子,就意味着自己的皇帝位子,随时都可能不保。可不立东宫太子,臣子们又说国无储本,天下会大乱。加上早就有李靖的夜观天象,也不得不让上官仁考虑立东宫太子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上官仁也是有些担心,况且钦天监的消息向来很准。
想到这里,上官仁看了看孙逊,孙逊见上官仁看向自己,顿时明白了。皇上还不想立太子,需要一个台阶下。
于是孙逊出列奏道:“皇上,立东宫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轻易为之,当三思而行。”
众朝臣也知道,他们继续争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所以他们也知道,这件事只有慢慢来,切不可急功近利。于是都大呼:“国之储君,事关天下苍生,请皇上三思。”
皇上有了台阶下,自然也不会再发怒了。只是含糊的说此事待他仔细思考,便在曹格的掩护下宣布退朝了。
回到养心殿,上官仁没有接见或召唤任何大臣。而后只允许曹格侍奉左右,看着曹格跟在自己身后,上官仁不由得问道。
“朕真的老了吗?”
“皇上万万岁,怎么可能老了!”曹格回答的很巧妙,既避开了上官仁忌讳的东西,又隐晦的回答了上官仁的问题,不愧是宫里的老油条。
“其实你不说朕也知道,朕是真的老了。朕的那些儿子,那些臣子们,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朕的皇位,一旦朕有个什么不测,恐怕他们都会挤破了脑袋的往前冲。”
“皇上,奴才虽然不明白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那些臣子们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明百姓。”
“你啊,这张嘴怎么就这么会说呢?”上官仁这时候倒是不计较了,笑着说道。
上官仁一生都怕别人夺走他的皇位,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相信。所以才有皇长子那一番话:子不知父,父不知子,血真浓于水否?权贵亲贱,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