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自己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唐夭表示自己是拒绝的。
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荀彧听完哪里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得没错,他是荀彧,却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荀彧,而唐夭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他。
说是出征,不过半个月大军开拨,现在的荀彧是袁绍名誉上的幕僚,一道出行,荀攸倒是没去,其中的内情,谁知他们叔侄有何打算。
临行在即,荀彧让唐夭放心,他只是一个谋士罢了,没有机会出征,就算前线打得再着急,他只会在后方动脑筋。
唐夭也只能用这样的办法宽慰自己,提醒自己不用太担心的,荀彧会照顾好自己的。
而在荀彧出征后,徐氏终于平安生下孩子,是个男孩,因为徐氏没有一道出征的荀攸抱着大胖儿子笑得脸上都开花了,唐夭虽然日常看到荀攸不正经又不要脸的样子,这样似个傻子的模样却是第一次看到,因而不厚道地笑了。
荀攸才不管唐夭怎么笑话的他,他高兴有儿子,抱着儿子正在想取个什么名字,最后取一个缉,荀缉。
刚当上父亲的人还是很稀罕儿子的,唐夭记下刚出生的孩子的名字,想着去信的时候要跟荀彧说说这个名字。
而荀攸却收到官府征召,荀攸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有了儿子,他还是要一展抱负的。因此前去参加,成绩优越,以其为任城相,荀攸却没赴任。
因蜀汉地险城紧,百姓生活殷实,请往蜀郡为太守一职,当时讨伐董卓的义军已经聚集许久,可是却一直不曾前进,荀彧几次写信回来都提到此事,信间可见愤怒,荀攸最终往蜀郡而去,徐氏留在冀州,托以荀夫人和唐夭照看。
眼下天下大乱,为男儿者总不能留于妻儿左右,不作为吧。
徐氏这些日子能得荀攸相伴已经很欢喜,荀攸要往蜀郡为太守,她是一万个同意,为荀攸收拾行囊,只让荀攸一个人在外保重自己,她会照顾好自己,也会照顾好荀缉的。
荀攸离开,倒是显得里里外外都安静许多,唐夭看到徐氏把人送得利落,倒是没有半分不舍的样子,想着自己送走荀彧的时候那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舍,果然她还是没有修炼到家。
前线的战事已经告停,却是讨伐董卓的盟军解散了,荀彧与唐夭来信,欲离袁绍而奔曹操,让唐夭不必担心,近些时日他是不能回去,却无性命之危,唐夭照看好家中。
但是冀州这个地方是袁绍的,虽然明面上袁绍是不能为难荀家,而且荀彧虽然走了,却还有荀谌在的啊,就是看在荀谌的面子上,袁绍也不能待荀家如何,可是唐夭还是能感受得到每一个看到他们荀家的人透着打量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