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依走出房间:“在的在的,你来了?快进来,东西多吗?”
林大军:“没什么东西,就一个包。”一些粮食和衣服,进了院子之后,林大军问,“姐,我住哪里啊?”
林依依:“你就住在旁边这间吧。”他们家房子维修的时候,里面的格局也重新弄过。虽然还是三间,一间厨房,两间房间,但是因为格局重新弄过,所以房间多了。
首先是他们的房间,里外又隔出了,里面是卧室,外面隔成了书房
,书房也有chuáng,可以办公又可以睡觉。
另一间房虽然没有隔开,但是摆了两张chuáng。其实这个院子跟原来职工房没什么区别,就是这个院子小一点,少了一间杂物房。像煤柴这类的,就放在自己搭建的木棚里。
秦香jú:“大军来了?可以吃东西了。”
林大军:“来了来了,谢谢亲家伯母。”
吃好饭,林大军去挑水,六十年代的自来水没有落户到每家,县城有自来水点,像老胡同这里的房子,不仅有自来水点,还有水井。
林依依挺着肚子,跟着过去看了,她是去熟悉路况的,顺便消食,胡同里也有碰到别人吃了饭出来散步的。
马大姐:“一一啊,你出来散步啊?”
林依依:“马婶子。”
马大姐:“哎,来这里聊聊,都是邻居,来来来,我给你介绍。”
林依依过去,跟大家聊了一会儿,于是,大家都知道林依依就是之前提出灶坑种菜的姑娘了,这不,大家对林依依都很是好奇,也很佩服。灶坑种菜对县城里也许帮助不大,但是对农村的帮助很大,加上县城的报纸也报道过这件事,所以大家有印象。后来大家又知道了她是军属,丈夫在部队,家里是婆婆在照顾她。不得不说,秦香jú说的还是对的,不经意间透露一下自己的信息是必要的。
不管是林依依还是秦香jú,都在县城里生活得很好,秦香jú空闲的时候,就会跟马大姐去聊聊八卦,没过两天,她和左邻右舍就熟悉了。每天做饭、洗衣服、聊八卦,秦香jú这9个多月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她还是很适应的。
周末的时候,肖大qiáng和林家弟弟们来过。林家弟弟们在这里吃了午饭就走了,肖大qiáng是第二天早上在走的,直接从县城去公社上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