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等人过来也不是打酱油的,而是商讨接下来的一些对策,毕竟刚打完日本,马上又是扶南跟三佛齐,他们觉得大唐基本上可以开始进入全国战备状态,这种战备状态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就是给各地的财政拨款。
赵普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陛下,是否需要增税了?”
虽说现在国库还有钱,但是又不是打完这一场就不过日子了,不能所有的钱都投进去,这样的话国库能拨出来的钱肯定支撑不了这一场仗,必须从现在开始开源节流未雨绸缪。
李从嘉果断说道:“不行,不能养成没钱就加税的习惯,否则以后只怕是要民不聊生的。”
这个先例一开,日后不定会成什么样子,万一碰到一个不肖子孙,只知道吃喝享乐,然后就开始剥削民脂民膏,那不是要命吗?
赵普也知道李从嘉未必会同意,所以他刚才问的才有些犹豫。
李从嘉拒绝了赵普之后,还是开始思考要怎么弄钱。
李仲寓忍不住问道:“阿爹,为什么不增加商税呢?”
李从嘉曾经跟李仲寓灌输过目前农业是大唐的根本,而且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农民,所以不要轻易增税,如果税收压力太大,再遇到个天灾人祸,到时候人家是要造反的!
李仲寓记住了这一点,所以他现在绕开了农税,开始打商税的主意。
李从嘉觉得他好像给李仲寓灌输的知识有点错误,只好耐心说道:“这个跟什么税种无关,根本原因就在于朝廷需要开源节流,不是无休止的花钱,否则一旦出现财政危机就增税,到最后会是个什么情形?历史上揭竿而起的例子比比皆是啊,而且也不要小看商人,商人的心比普通百姓要狠。”
李仲寓有些疑惑:“为什么?”
李从嘉继续解释道:“普通百姓其实是很有韧性的,只要不到是在活不下去的地步,不会有人造反,但是商人逐利乃是天性,就算你没有bī迫他们,他们之中有些人可能都不老实,他们会选择对他们有利的大臣皇子来扶持,这些人一旦觉得自己利益受到了一点点侵害,就会想办法将场子找回来的。”
这也是李从嘉一直没有改变商人地位的原因之一,至少他在位的时候还不希望这个社会便成笑贫不笑娼的模样,一个国家总是要有底线的。
当然也不是说商人都不好,然而地盘打了人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多,李从嘉不得不从国家整体出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