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可能出大事,那就是李从嘉战死在草原上,不过赵匡胤觉得,如果李从嘉战死了,他肯定比李从嘉更早一步战死,所以也不用去思考回去会不会受罚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赵匡胤制定计划,李从嘉虽然也会在旁边听着,但也仅限于听而已,他轻易不会给出太多的意见,以免影响赵匡胤的判断。
要不然他为什么要带赵匡胤出来呢?不就是为了在这种时候派上用场?要知道当初他说服赵匡胤的时候可是冒着被赵匡胤揭发的危险去的,如果赵匡胤不同意,并且告诉了李弘冀,李从嘉觉得直到大唐一统天下之前,内阁那些人估计都不会想要让他再出京城了。
好不容易把赵匡胤拐了过来,自然要让他出力,说起来大唐能够有如今的规模,跟李从嘉知人善任,并且该插手的插手,不明白的绝对不瞎插手有很大关系,否则再怎么有厉害的手下,也扛不住外行领导内行。
赵匡胤制定的计划充分贯彻了李从嘉要的快准狠,只要能够按照他的计划来,估计半夜的时候,他们就能拿下东胜州。
不过这个的前提是,李从嘉不能亲自带兵去攻打城池!
虽然李从嘉已经出来了,但赵匡胤还是不敢轻易让他上前线,万一一个不小心误中流矢怎么办?这里的医疗条件那么差,李从嘉扛不住怎么办?
他将李从嘉的安全问题思考到了方方面面,好在李从嘉这次十分配合,没再搞事,否则赵匡胤就真的要分分钟撂挑子不gān了。
他们选择的时间并不是大家经常选择的半夜,那个时候虽然敌人已经入睡,但是自己人的jīng神也不会太好,尤其是他们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他们选择的是对方吃饭的时间,这时候相对边防也会松动一些,赵匡胤早早的将队伍分成了五路。
一路留下来保护李从嘉,如果发现事有不谐就让他们立刻护送李从嘉回去,另外四路则是围攻东胜州的四个城门。
这种方法很危险,一般攻城都会选择将大部分力量聚集在一个城门,以此为突破口,而少部分力量分散在各个城门,防止敌人眼看不行就跑路。
不过赵匡胤看看士兵手里威力齐大的多pào筒,他觉得心里十分安稳。
赵匡胤自然是亲自上阵的,他督战的是东门,东门也是他设置的火力比较qiáng盛的一个区域。
李从嘉坐在帐篷里等着结果,他本来以为能够跟以往一样冷静,然而事实证明,他这次是真的坐不住,以往每次出兵,虽然都有危险,但不到一定胜率,他是不会轻易派兵,宁可忍气吞声也不会去冒险尝试。
这次是他第一次做这么疯狂的事情,李从嘉的心从赵匡胤带兵离开开始,就一直不怎么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