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笑着说道:“师翁君子品行,心胸磊落,自然想不到还有如此龌龊之人剽窃他人词作来达到目的,此事怪不得师翁,我反而要感谢师翁对晚辈的肯定。”
李从嘉定下了因为你是好人,所以想不出会有这么坏的人这个基调,赵匡胤等人自然也立刻跟上。
师行一听了之后,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个意思,之前哪怕黎明朗功课做得不怎么样,他也只道是这孩子之前的老师水平不高,还埋怨那些人生生拖累了一个好苗子。
哪里想得到,这个“好苗子”是个彻头彻尾的假苗子呢?
师行一想通之后,心情舒畅,拉着李从嘉手说道:“李小郎之词风格鲜明,哪怕是江都府之内,怕也是没几人能及得上你,自是不会被埋没。”
赵匡胤说道:“师山长太过自谦,您的弟子有几位于诗词之道颇有造诣,此事我在大梁便早有耳闻。”
师行一摇了摇头:“他们是还不错,只是比起李小郎,却是差远啦。”
李从嘉却说道:“师翁不必遗憾,小子以为,诗人词人,少点也没什么坏处。”
所有人都十分意外地看向他,不知他怎么忽然说出这么煞风景的话。
赵匡胤有心维护他,轻咳一声说道:“你年纪还小,多些人与你谈诗说词,难道不好?”
李从嘉摇了摇头:“史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如今……哎,也不知何时才能重现太平盛世。”
李从嘉一脸唏嘘,而他周围的那些大佬,一个个的都在咀嚼他这两句诗。
这句诗非常有深度,并不应该是他这个年纪能够说得出来的。
没办法,谁让李从嘉脑子里的那些后主词作大部分都是亡国后所做,感情过于深厚,他不快点把自己的人设给定位好,一个少年有这样悲凉的心境,简直是有问题啊!
好在他的人设支持的住,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加深印象。
师行一深深看了一眼李从嘉说道:“哎,你切记住,情深不寿,不要太过沉溺于过去啊。”
李从嘉勉qiáng笑道:“晚辈知道,只是一时走不出而已,倒叫诸位长辈笑话了。”
赵匡胤说道:“师山长说得对,年纪轻轻,何必如此?来来来,且饮且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