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他回头还给背到县城里去买东西。
苍天呐!!
崩溃归崩溃,俞承嗣的情商摆在那里,自然是先好生关怀了他娘一番,尤其是心疼背着那么重的东西赶了那么远的路,之后又为了安他娘的心,再度qiáng调了明年科举乡试他一准能中举这件事儿,最后才委婉的提出来,下次可以先在县城里将铁钱换成银子,再送到书院来。
俞母并未察觉到俞承嗣内心的崩溃,她只因为儿子对她的关心,感动得热泪盈眶。可很快,俞承嗣就告诉她,这些钱仍不够。
君子六艺里头,他已经暂且放弃了she和御,毕竟这两样是最花钱的,旁的不提,单是一匹过得去的马,那也价值近百两银子。若是再算上马鞍、皮鞭、骑装等等,价格就更可怕了。而且弓箭也不便宜,哪怕像展易用的实用性极qiáng的那种,价格也在十两以上,倘若买的是实用兼美观的,一整套下来,怕是没个五十两根本吃不住。
所以,他如今主要抓的是书画和礼乐,虽然也是花费不菲,起码不至于把人给吓死。
可惜的是,就这,钱仍是不够。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为啥会晚更呢?
因为蠢作者觉得前几天状态不行,简而言之就是又犯懒了,所以今天下了狠心,把自己关到了小黑屋,锁了一万字。
要不怎么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打不成材呢?做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
本章一万,明天贱ヾ( ̄▽ ̄)bye~bye~
ps:我尽量老时间更新,可如果又把自己锁进去了,那更新时间就不一定了,到时看文案好了,晚更会标注。
☆、第64章
第064章
缺钱的感觉是咋样的?
搁在早些年, 俞母一定答不上来。其实,她的娘家条件并不算好, 最多也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 一年里头有大半年都是混个水饱, 好在因着周遭的人家都是这般过日子的, 所以她也没啥好说的, 甚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觉得所有人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俞母的娘家并不在上河村,不过距离也不是特别远,加上她娘家有个堂姑嫁到了上河村里,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里,她知晓了俞家的情况,当然是通过听闲话得知的。
乡下人家嘛, 男人还可以趁着农闲外出打打短工, 可女人们就没那么多事儿了,最多也就是串串门子说说闲话。俞母那会儿年岁也不算小了,十三四的年纪, 在他们这一带确实也是到了说亲的岁数了。在听了一耳朵俞家三兄弟的事儿后, 她就暗暗留心了起来。
之后, 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哪怕俞家比俞母娘家要殷实很多,可因着俞父并非能继承家业的长子, 所以即便两家确有差距,这门亲事还是说成了。等俞母进了门,俞父便带着为数不多的家当, 分家单过去了。
不过,俞家爷奶其实还是属于挺厚道的人,他们之所以偏心老大,一方面他们这儿确实有家产传给长子的风俗,另一方面也是知晓仨儿子里头,长子最不堪重用,要是不给他多些家业傍身,天知晓等他们二老百年以后,长子会成啥样。然而,再怎么偏心长子,他们仍给当时刚分家出去的俞父备了些东西。
半亩地,三间泥墙茅草屋,五百斤的粗粮,一整套做篾器的工具,还有十贯钱和镇上的人脉。
最后的那个人脉,指的是收篾器的店铺掌柜,俞家阿爷心知长子没能耐,又感觉到自己已经年迈,索性将这些人脉尽数给了俞父,自个儿也不再继续做篾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