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太太真真是不讲理,这会儿又说出这样的话,孙绣莹表示不接受。
“哼!牙尖嘴利!”
秦母拉下脸,转身回去上马车走了。
孙绣莹心中开始埋怨起她阿爹,心说您老人家没事就训斥我牙尖嘴利,这下好了,外人也开始这么说了。哼哼,我这叫能言善辩。
胡士举感慨道:“没想到富贵人家的老母却这般尖酸刻薄,想家父家母一生与人为善,却不得善终。”
言罢,又满眼泪痕。
银杏也跟着掉眼泪。
☆、第16章 论出身
胡士举住到家里来,最高兴的人是孙佩玖。来了一位年岁相仿,又谈的来的人,他自然是高兴了。
孙归野和赵氏听闻胡士举的身世,也被打动了,诚心接纳胡家兄妹在家中住下来。
这其间,秦国音来过一次。听到这样的消息,他很错愕。他本来也许没什么恶意,却没想到事情发展成这样。
孙绣莹对他自然没什么好脸,虽然明知那样也许有失偏颇。
胡士举也是堂堂男子汉,不愿意每日里白吃白住。他想了一条自食其力的门道,那就是每日里上街上给人代写书信。
人家自谋生活,也不好阻拦,孙绣莹举双手赞成胡士举的举动。她若不是字写的太丑,她也想去街上帮帮忙去。
银杏那丫头话不多,却很勤快,来了几日便深得赵氏的喜欢。害的孙绣莹还吃了点醋,她这个亲女儿也没少gān活,她老娘为什么就视而不见呢?更别提口头夸赞了。
这一日,过了午时。
“绣莹啊,你去把那胡郎请回来吧。这都过了饭点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
赵氏站在大门口,回首喊了一声,又翘首望向远处。
“夫人,不如我去把他找回来吧?门口风大,您还是回房吧。”
银杏放下菜筐,上前挽住赵氏的胳膊。
赵氏笑了:“不用,银杏啊,你是不知道你长的有多标致。京师不比乡下,富家làngdàng之徒要多的多。让你一个人上街,我不放心。绣莹啊,你快点上街去把胡郎君叫回来。”
孙绣莹今日的心情本来不错,她正拎着木桶,拿着水瓢在给花浇水。听她娘亲这么一说,心中顿时打翻了醋罐子。想她也是标致小女子,她老娘怎么就看不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