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他又说了他训练时的一些趣事,沿途的一些风景,沈梅玲看着这些泪,眼泪顺着眼角慢慢的滑落下来,她好像觉得,卫庆国愿意让她走进他的世界,可是,一切已经太迟了,因为,她的心有点千疮百孔了。
她狠狠的抹了抹眼角的眼泪,把拆开的信一一的放回去,望着大包裹安静的发呆着。
几天之后,沈凛终于把所有的东西送过来,顺便帮沈梅玲帮顾大妈安顿了下来,他在菜市场附近租了一间平房,用来放这些工具,当然,在沈梅芸的帮助下,顾曦上托儿所的事情也搞定下来了。
在沈凛和沈梅芸的见证下,顾曦也认下沈梅玲当gān妈了,沈梅芸准备了几天,也在菜市场支了个摊位,因为在距离沈梅芸不远,所以,一般她都会跑过来帮忙。
记得第一次看到沈梅玲在做煎饼子的时候,她一副惊讶外加意外的模样,要知道,沈梅玲在家就是一个十指不沾阳chūn水的大小姐,忽然变成这样,怎么不让人惊讶,倒是沈凛一副习惯的模样,一边笑呵呵,一边招呼着客人。
第一天的生意倒是还可以,沈梅芸也从一开始的惊讶变为习以为常,第二天沈凛因为要顾着自己的工作,就忙活自己的活儿去了,留下来帮忙的沈梅芸也有自己的活儿要做,也不可能天天过来帮忙。
所以,第二天,她们就开始各忙各的了。
沈梅玲也在渐渐适应这种生活中,偶尔收到从军队寄回来的信件,有时候还有一些书本什么的,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特产,沈梅玲也渐渐习惯下来了。
这天,顾大妈把煎饼子放到桌面上,看着远处张灯结彩的,停顿了一下,沈梅玲刚好看过来,呼出一口冷气,走到她身边,笑眯眯的说道:“大妈,我婆婆说了,今年过年,您和曦曦上我们家去。”
“这怎么成?”顾大妈摆了摆手。
☆、第28章
中国人对于‘过年’,也就是‘chūn节’这样节日理解还是很深的,弃旧迎新,回家团聚,距离过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
前几天,沈妹刚帮卫明明裁缝了一件新衣服,看到顾曦单薄的身子,心里忍不住疼惜,又自作主张的替顾曦裁了一件,把顾大妈感动的跟什么似的,心里更加过意不去,直喊:làng费,làng费了。
沈妹拉着她的手,摸了一下顾曦的头顶,笑着说道:“这是我这个gān奶奶的一点心意,加上快过年了,讨个好意头。”
在顾大妈的观念里,小孩子一天一个模样,穿新衣服真的是làng费了,听到沈妹这么说,她的心里又愧疚又感动,只拉着沈妹的手,摸了一下眼泪,哽咽的对沈妹说道:“这孩子跟着我受苦,无奈......”
后面的话,她哽咽着说不出口了,沈妹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人啊,谁没有困难,老姐姐,您千万不能这样说,这孩子就是因为您,才没有受更多的苦,有时候往好的方面想一下,生活还是有劲头的。”
顾大妈擦了擦眼泪,哽咽着点点头,听完沈妹的话,她心里确实好受点,是啊,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沈梅玲见顾大妈固执的很,只好在心里默默的叹口气,才说道:“大妈,曦曦是我gān儿子,难道以后他长大不孝顺我吗?”
顾大妈愣愣的望着沈梅玲,过了很久,她嘴唇才蠕动一下,想开口说什么,又说不出口,沈梅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等着她回应,见她的神情,还有什么明白不过来的,她放下手里头的东西,慢慢的走过去。
现在沈梅玲的怀孕已经三个多月了,而过完年卫明明也就二岁多,差不多三岁了,有时候想一想时间过的真快,那时候生卫明明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转眼之间,她也重新回来几个月,而这几个月里也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谁能想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