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李国文千字文 > 默认卷(ZC) 东坡与佛印

默认卷(ZC) 东坡与佛印

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的苏东坡,是个很潇洒的不拘一格的文人学士,涉足儒、释、道各个领域,尤其精通佛学,他自号东坡居士,把自己视为不剃度的在家修行的和尚。他的诗文集里,有很多涉及他和僧人来往的词句。在杭州任上的时候,经常到镇江的金山寺去参拜,“夜半潮来风又热,卧吹箫管到扬州”的诗句,就是那时的笔墨了。

在金山寺,这位诗人忍受不了庙里的素食,饿得半夜起来。《大风留金山两日》诗中的“夜半不眠听粥鼓”,就说的这回事。在山上,他经常和一位名叫佛印的僧人,探讨禅宗学问。佛印也是个名人,是皇帝敕令出家的大和尚,精于禅宗,造诣很深。

有一次,两位打坐以后,苏东坡觉得身心十分怡悦,便请教这位大和尚:“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回答说:“你好庄严,好肃穆啊,像是一尊菩萨!”接着,他反问苏东坡:“你看我坐禅的姿态又如何呢?”因为他们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苏东坡放浪形骸,生性不羁,从来不放弃嘲弄别人的机会,马上脱口而出:“大师啊,我看你坐的样子,很像一堆牛粪呢!”

他和佛印谈禅,互斗机锋,一向都是输家,这次占了优势,很是高兴。结果,苏东坡的妹妹听说了,对他说:“你不但没有赢,而是彻底地输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苏东坡当然不肯服气,要问个究竟。

他的妹妹也是个才女,有一出《三难新郎》的戏,就是写她的。她说:“因为佛印禅师心中有庄严肃穆的菩萨,所以看你也如菩萨;而你的心中只有一堆牛粪,所以,自然要把别人看成牛粪的样子了。”

因此,不禁想起过去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里,人与人的关系搞得那么紧张,猜忌怀疑、以邻为壑,甚至制造了那么多的冤假错案。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类似苏东坡这种所谓的“牛粪”现象在起作用。先把人看成坏人,是敌人,那么下文会是什么,还能有个好吗?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间,若是大家都能够以平常心待人接物,行为做事,也许会省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一个健全的社会,只有在相信自己,同时也相信他人的基础上,方能出现安定祥和的气氛,方能充满希望和有所作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