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李国文小说自选集 > 默认卷(ZC) §病友

默认卷(ZC) §病友

这是一个怪圈,越绕越糊涂,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神仙也难搞得清楚,可圈内人却像缠在蜘蛛网里似的,无法自拔。我们劝过他,宗先生,你都觉得大限临头,还操那份心干什么?可他摇头不迭,忧心忡忡,长吁短叹,一脸颓唐。探视者前脚走出病房,他不吸氧,就要憋死了。

直到宗先生出院为止,这两位倒也不断来探视。于是,病房里倒是总有常开不败的鲜花,唯一有区别的,一位的花,要鲜艳些,另一位,则要素淡些。而且,若是宗先生的病,查不出来原因,情绪低落,以为离死不远时,送红玫瑰的人,来的次数少了,送白色马蹄莲的人,次数就多了;但做了核磁共振,CT扫描,似乎问题不大,有可能重返工作岗位时,花瓶里粉红的大丽花就常见,而清素的菊花反而稀罕了。

花卉,大概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心声,一种表示吧?

我老伴正给花瓶换水,他太太是个心直口快的女人,对我妻子说:“你看出什么没有?”

“这红玫瑰真漂亮!”

“我说的不是花!”

其实,我们都明白,她不满意这走马灯似的,来看宗先生的两位。据她介绍一个是希望老宗在下岗之前,向组织上推荐他接班;一个是愿意老宗从此不再主持工作,排排坐,食果果,也该他取而代之了。

“就这样的左膀右臂,可以吧!”

她说这番话时,宗先生没反驳,没表情,他太太也没恼火,当然更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我好说什么呢?世界本来就是要新陈代谢的嘛!何必不开心呢?

他苦笑地说:“他们要是能独挡一面,我早交给他们了,就我病了这些天,全乱套了。可是有什么办法,我现在有口气,若是两眼一闭呢,还不得由他们去?人生,想到头,也就这么回事吧!”这一病,京城四大忙之一,有点大彻大悟了。“就得想开点,对不对?离了谁,地球不转?”能如此透彻,我觉得他没白吐那几口血。

使我们旁观者诧异的,这两位,一个是第二把手,一个是第三把手,从来不曾同时出现在病房过,好像彼此有情报,或许天生有排斥反应似的:焦赞来,孟良准不来;而孟良到,焦赞早离开了,就像火车时刻表那样精心安排似的。

其实彗星和木星还千年不遇相撞一次,太阳和月亮每月要打一个照面呢,宗先生住院期间,这两位姓什么叫什么,我怎么也记不住的送花人,真有点“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意思呢!

病人住院,最怕不能确诊,那就像等待法官宣判似的,那一天天是相当难熬的。而宗先生,除了开肠剖肚,该查的全查了,所有目前能用的医学手段都用遍了,请了院内院外的名医会诊,仍旧找不出病因,大夫只好存疑了。可又不敢放他出院,要再观察一个时期。

于是,那位第三把手,红玫瑰花送得更勤快了。

我忽然想到:“宗先生,也许你当时,是不是像《红楼梦》里贾宝玉,听到秦可卿噩耗时,吐出鲜血一样,急火攻心吧?”

这话倒启发了他,他思索了一番,从病床上跳将起来,认为不无道理。“那天开会吐血前,正讨论班子问题,因为有一种认为我年龄到点了,应该下岗的说法,一下子郁结在了心里。突然,觉得嗓子痒,血哗地喷出来了!”他笑自己:“你看,多想不开呀!”

我同意他的观点。“犯不着啊!宗先生,咱们还是多保重为要啊!香港尚未回归祖国,2000年不久就要来了,还不宜马上去见马克思的。”

“是,是,这回我可要好好吸取教训!”他下了决心,从此要做一个闲人。

住院期间,他没有再吐过血,也无任何不适之感,和医生商量,定期检查,就出院回家了。此后,再没有见过他,也没有打过电话。我以为他们老两口,一定云游山水,四海为家,说不定削发为僧了呢!宗先生这样许过愿的。

没想到,此时此刻在剧场里遇上了。

此公气色极佳,精神状态绝好,而且,忙东忙西,左顾右盼,台上台下,幕前幕后,完全不减当年神采。原来,我是不大相信精神变物质的,看来,他不但毫无病态,毫无老意,毫无倦容,甚至像注射吗啡似的兴奋不已。他当然看见我了,还挥舞了一下拳头,表示给我看,他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表示他不是病人,甚至他不曾是个病人,他仍旧是当之无愧的京城四大忙之一。

那晚音乐会,我很注意寻找我认识的那两位送花人,这场合他们该在的。但硬是没见到这对孟良、焦赞的影子。也许由于杨令公不肯放下刀枪,忍不住还要上阵,于是,这两位只好在观众席里,看老先生耍把式了。

这个世界上,要是没有宗先生这样的“闹”,该是多么寂寞啊!

细琢磨,人生其实是挺有趣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