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李国文小说自选集 > 默认卷(ZC) §路漫漫

默认卷(ZC) §路漫漫

离我住处不远的一条饮食街上,有一家个体户小饭铺。

那里有很多的甚至装修得很豪华的饭店门面,我独独对于她家特别地愿意多看两眼,不仅仅那老板,有一点点面熟,我也想不起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见过她了,但她的店名招牌,老实说,在这条饮食街上,是最有诗情画意的。

店名叫“白桦树”,招牌上画着白桦树,店堂里摆着白桦树。据说,在大森林里,这种树不是十分珍贵的木材,但它,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很容易成长起来的。

这家“白桦树”的小饭店,老板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姑娘。

一看就知道是返城的知青,还有点学生味,但也有她那一代在艰难生活中,经过磨练的沧桑感。很能干,很利落,这家店以薄利多销,以快捷服务,以干净卫生,赢得了大批回头客。

我经常路过那条饮食街,不大的铺面里,总是坐得满满的,附近的同业很难做到她这样顾客盈门。来光顾的主要是附近几家大商场里的售货员小姐,以及原先当过知青的上班族。这些“白桦树”的常客,吃完了一抹嘴,也不用现掏钱付款,叫一声“华姐记帐”,就挥手拜拜了。看来这位老板和她雇的几个小姑娘,和这批固定主顾,混得挺熟,生意越做越红火。

去年夏天,她添置了空调,她说:“大家喜欢吃我做的排骨汤面,可不愿意出汗,所以,我这个钱必须要花的。”

那时,虽然看她眼熟,却并不知道她是我的一位老同事的女儿,在她店里吃过一次面,也不便问的。不过,她很愿意和我聊天,说起过装空调的事,我挺佩服,佩服她挺能抓住顾客心理。于是,我明白那些售货员小姐为什么总叫她“华姐”,成为她店里座上客的缘故了。

吃完那碗颇有上海老城隍庙风味的排骨面之后,掏钱会帐的时候,她脸红着拒收了。

我觉得奇怪,“小姐,这怎么回事呀?”

这位姑娘说:“我认识你的!”

一个即使极有修养的作家,也难免有这点小小虚荣心,对于别人知道自己是什么人,知道自己的什么作品,总是打心眼里高兴的,何况我这样等而下之的人呢!我还以为她读过我什么小说呢?她一再说,“我怎么能收您的这几块钱呢?”到底追出门来,把钱塞给了我。

于是,我再也不便进“白桦树”了,虽然,她店里的大排面,很具有九曲桥畔湖滨点心店的风味。怎么说,我是在上海长大的嘛,口味就有点偏好了!

有一天,那位老同事风风火火跑来了,有些事要求我帮忙。

那还用说,“放心,我能为你做什么,绝对没问题。”

他感叹系之地说,五七年我被打了“右派”,可给了他终身受益不尽的教训。看来,从那以后,他懂得了兢兢业业捧住饭碗的重要性,说什么也不能丢啊!他特别说了好几个在运动中挨整过的同事,被打发回原籍的惨状,还为我庆幸,打成“右派”,但饭碗未砸,这就好得多了。

“你说吧,需要我干什么?”

原来他女儿要进一家大工厂,为谋职的事,要去和一位关键人物讨个准话,若不行,他好另外再给他女儿找工作。“老李啊,你跟那厂长很熟的啦!只是一句话的事啦!看在老同事,又是上海人的面上,帮帮忙,去问问他,能不能让阿华进那国营大厂,做什么都可以的!”当时,简直不容我插嘴,到底也没弄清他这个“阿华”,其实就是“白桦树”的那个“华姐”。

说心里话,我是最害怕这种说项的事情了。不过,老同事并不是要我一定办成,只是定下来接受或者不接受而已。

这位厂长和我有些交情,倒是挺哥们义气的,谅不至碰壁。再说,我这位老同事从来没向我张过嘴,难得求一回,我怎好拒绝。而且一切他都事先铺垫好了,只须我拿着他作为见面礼的一条金华火腿,到那儿去敲定一下,这又何难呢?于是就抓起电话,和那位厂长联系。

“厂长说什么?”

“态度还可以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