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中,萧萧故垒 > 默认卷(ZC) 齐宣王第二

默认卷(ZC) 齐宣王第二

第七十五回(上):关云长刮骨疗毒

关羽攻樊城,共吃两箭。看来,庞德那一箭,没有涂毒。由此,对于这位抬榇大战的勇将,多了一分敬意。真刀真枪真本事,不搞阴谋诡计那一套,站着受刑,死也不跪,确系一条汉子。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汉子常常太少,小人偏偏太多,暗地里给你使出种种见血封喉的毒招者,实在是防不胜防的。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刀枪剑戟的战场上如此,在没有烽火硝烟的非战场上也是如此。身经百战,打了一辈子仗的关羽,竟然连中两箭,这是前所未有的疏失。有人说,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这是很准确的总结。而大意,来自轻敌,而轻敌,来自骄傲。而骄傲,一是个人性格上的缺陷;二是大家吹喇叭、抬轿子的结果;三是最可怕者,经过大家一忽悠,当事人果真相信自己确实了不起,这就把关老爷给坑了。

《吕氏春秋》载:“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疆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关羽之误,就误在自己只是三石之力,而在众人抬捧之下,膨胀出三倍,成九石之力,便像多喝了二两老酒,晕晕乎乎,上了战场,吃了一箭,还不反躬自省,再吃一箭,便真成为齐宣王第二了。

兵者,诈术也。诈即骗,骗则不择手段,明来,你可以还手,暗来,你措手不及,所以,不宣而战,突然袭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便成战争主要手段。曹操在斜谷,吃了魏延一箭,正好他也打不下去,借此收兵。关羽在樊城,吃了庞德一箭,幸亏于禁争功鸣金,得以脱险。紧跟着,太大意、太自信的关羽,敞披战袍,左袒其臂,以这种过分的,与其身份很不相符的轻率,挑战樊城北门,被曹仁一阵乱箭射来,又吃了一箭。

看起来,庞德便值得向他致敬了,这类正规军官,有相当的职业素养,胜负要争,人格要讲,不搞下三烂,不搞黑社会,绝不在箭镞上抹置人死命的乌头汁。而曹仁,曹操从祖弟,与曹操有比较靠近的血缘关系,因此,血管里肯定有与曹操相同的诡谲的、阴险的、敢下毒手的基因。但曹仁没想到,刮骨疗毒,成为千古美谈,正是他这一箭,将关羽的英雄形象,推到了顶点。

其实,关羽最后的失败,既不是明枪将其打倒,也不是暗箭将其杀死,而是东吴方面的口蜜腹剑,将他迷惑。软刀子割肉不觉痛,先是吕蒙佯病,不理军务,使关老爷放松对他的警惕,接着是陆逊代理,言辞卑下,让关老爷压根儿不把他当回事,此刻的东吴,唯一的孙、刘联盟缔造者鲁肃已逝,连诸葛亮之兄诸葛瑾被关羽狗血喷头地骂回来,也铁了心地反刘备,东吴上下,举国同仇,一心要夺回荆州。

清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对关羽之死,荆州之失,痛心疾首。“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两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琦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然而肃之心未遽忿羽而堕其始志也,以义折羽,以从容平孙权之怒,尚冀吴、蜀之可合,而与诸葛相孚以制操耳。身遽死而授之吕蒙,权之忮无与平之,羽之忿无与制之,诸葛不能力争之隐,无与体之,而成谋尽毁矣。肃之死也,羽之败也。操之幸,先主之孤也。悲夫!”这是王夫之对关羽的看法,一个“忌”字,导致祸蜀、败国、身亡、名裂的结果,能不令人引以为训吗?

“吴、蜀之好不终,关羽以死,荆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国之离,无忌而急于篡,关羽安能逃其责哉?羽守江陵,数与鲁肃生疑贰,于是而诸葛之志不宣,而肃亦苦矣。肃以欢好抚羽,岂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并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谅,故以知肃心之独苦也。”

此刻,正在刮骨疗毒的关云长,“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哪里知道离他败走麦城,身首分离的日子,已经不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