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秦举人酒醒之后,就发现路谦看向他的眼神格外得古怪, 偶尔还会流露出狰狞的表情。
秦举人:……
发生了什么事儿?
好在,路谦很快就忙了起来,倒是没工夫折腾这个混账朋友了。
值得一提的是, 这都已经是三月里了, 距离殿试已经不足一个月了,但康熙帝还没回京。
他去哪儿了?
这是个相当严肃的好问题。
仔细算下来, 自打过完上元节,康熙帝在宫中赐群臣宴后, 又带着一群人赏元宵灯会,赋诗等等。还写了《升平嘉宴诗序》,刊石于翰林院。
在这之后,他就跑了。
先是遣官告祭岳渎、古帝陵、先师阙里。随后又去了景山, 据说是为太皇太后祝寿的, 为此还特地斋戒许久,只为向天替太皇太后祈福。
紧接着,就是东巡谒陵, 不同的是,这次他终于带上了他儿子,命皇太子胤礽跟随。
这还不算,随后又康熙帝马不停蹄的去了福陵、昭陵,后又驻跸盛京,跟着去了永陵。又由山道前往乌拉行围,望祭长白山。
三月了,他还没回来!
康熙帝不回来,其实朝臣们更忙,因为他每次一离开京城,就会带走大批的亲信。本来,朝廷的事务就很繁忙,他抽调走了一群人,剩下的可不得继续加班吗?加之今年又是科举会试年,翰林院已经忙得不可开jiāo了,还得抽出人手去做别的事儿……
总之,最上头的老大在游山玩水,而他们这群可怜的倒霉蛋儿们,则在不停的加班。
万幸的是,康熙帝也没那么不靠谱,反正在路谦看来,可比明朝的那些皇帝靠谱太多了。赶在殿试的前三天,康熙帝带着人回京了。
殿试就跟路谦没什么关系了,事实上他连跑去观摩的资格都没有。反正等他知道的时候,三鼎甲已定,二榜、三榜的名单也已经下发了。
路谦拿到了名单,邵侍读告诉他,不光翰林院会进人,他们明史馆也一样,到时候可以由他们先下手为qiáng,多招些有正才实gān的人进来。
三鼎甲就别想了,那是翰林院定下来的。况且就算翰林院最不缺的就是三鼎甲,但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三鼎甲还是很有前程的。路谦主要看的是二榜进士。
至于三榜……他们连参加馆选的资格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这届高中之人里面,路谦一个人都不认识。
那日,虽然喝了离别酒,但其实参加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路谦也没想到,他认识的人又全军覆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