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他时,考秀才不算顺利,却没想到在考中秀才的第二年,竟是莫名的中举了。
如今回想起来,蒋先生还觉得跟做梦似的。他那时明明都已经让家里人将祖父原本用作于私塾教学的堂屋收拾出来,准备还在家里开个私塾。至于乡试,都考上秀才了,不可能不去试试看的,但也真的只是试一试罢了。
谁知,竟是考上了。
只是如今仔细想想,却是真的不知道当年的侥幸中举究竟是福还是祸了。假如他没能中举,以他当时的情况应该是不会再去府城考第二次乡试的,而是准备重振他祖父的私塾。
可既然都考上了,首先就是要上京城来会试,理所当然的落榜后,他就回到了县城里,很容易就在县学里谋了个学官的职,毕竟他都中举了,再在家里开私塾总归有些大材小用了。
再后来……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有时候我想想,真的还不如没中举呢。如果我还是个秀才,这时我家的私塾都该开出名声来了吧?我爹知道我中了秀才,知道我打算将祖父的私塾重新开起来了,他多高兴啊!”
可惜造化弄人。
当然,蒋父在得知儿子中举时,也是特别得高兴。尽管也有些遗憾私塾的事儿,但总归是儿子的前程更重要,他虽不擅长做学问却也不至于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至于后来,私塾没开成却当了官学的学官,其实也算是变相的圆了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但蒋先生还是觉得十分遗憾。
“我想通了,大概是当年中举时,就已经耗尽了我全部的气运吧。我本来就没那个才华,没能更近一步也是正常的。这里先给路老弟赔个不是,当年我不是故意针对你,只是有点儿想不通,钻了牛角尖。”
蒋先生满脸诚恳的冲着路谦赔了不是,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其实什么都没做,但就算是冷漠的疏离,也是从他开始的。
回想起来,当初一同落了榜,是路谦先找到了九江书院,搞定了所有一切借读事宜,他不过是那个顺带占了便宜的人。而且那时候,程表哥很不放心路谦一个人待在京城里,还是听说蒋先生也打算留下时,才长出了一口气。对了,人家还帮他带家信回去了。
唉,他这些年到底是做了什么啊!
路谦是真不在意,或许是因为他的特殊经历吧,还在程氏族学时,嫌他碍眼欺负他无人依靠的程氏族人太多了。像蒋先生这种,只是默默的疏远他,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人家都这样了,他也举杯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