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信佛无所谓,但封奕作为燕国重臣,即使信佛教,也不该如此明目张胆。基于此,陈浩虽明白了封奕所说的含义,也只能含糊其辞。
“我王行事,高深莫测,浩乃小才也,此次出使qiáng燕,幸不rǔ使命。回国之后,但凭我王所命,当竭力维护两国兄弟之盟”,陈浩小心地选择字眼,说。
兄弟之盟——弱小的汉国真把自己当作燕国的兄弟了?他配吗?
封奕嘴角露出一丝讥笑,故作惊讶地问:“怎么?汉国的人才已多到可以随意làng费的地步了?陈兄如此高才,汉王竟忍心闲置?”
“高才——嗤”,说到这儿,陈浩忍不住满腹怨气,他乘着酒意愤恨地回答:“我王喜好与世人不同——立马万言,在他看来不如一粒扣子;诗文千卷,抵不上一柄好刀;国之大儒,比不上一个摇船的渔夫……唉,不提也罢!”
封奕一喜,继续煽惑:“难道,以陈兄胸中丘壑,竟不能在汉国寻一立足之地?”
乘着酒意,陈浩怨气十足:“孙绰孙兴公,封太尉知道吗?其人博学善文,所著《情人碧玉歌》,辞藻华美……”
《情人碧玉歌》谁不知道,这曲《情人碧玉歌》流传甚广,并使中华民族诞生了一个新成语,叫做“小家碧玉”。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封奕以银筹击拍,高声唱着《情人碧玉歌》:“孙兴公,当世文宗,才学惊世。人谓其文烂若披锦,华丽典雅,晋之不用,是晋失德……且慢,听你的意思,孙兴公现在在汉国?”
一念至此,封奕惊出一身冷汗。
难道汉国的发展,真如此不可遏制?连孙兴公这样的大才,也弃晋到了汉国?如此,那燕国真需要调整策略了?
“孙兴公正在汉国!”陈浩一字一顿地回答。
封奕此刻心中冰凉。完了,完了,孙兴公来了辽西,我还是辽西第一大才么?
“不过……”陈浩话题一转,继续说:“我王却瞧不起孙兴公的本事!”
封奕心中一喜,要是汉王就在眼前,他绝对会扑上去亲汉王两口。
这才对呀,孙兴公这样的大才,就应该闲置。你说我坐到这样的高位容易吗?我杀了多少同胞才在胡人这里做上高官,我这样的人才能算“大儒”!孙兴公,不过就是会做几首好诗,凭什么他的名气在我之上?汉王瞧不起他,这就对了,不会拿自己同胞的头颅向胡人献媚,那算什么“大儒”,狗屁大儒。
旋即,无数的疑问泛上封奕心头,他讶然问:“孙兴公,怎么到了三山?汉王为什么看不上孙兴公的才能?”
“朝廷封赏汉王以孙兴公为使……”,陈浩解释说:“汉王曾说,治国之术,全靠‘经世济民’学说,也就是经济学。
按汉王的说法,这经济学包含许多学问,包括算学、货殖学、商学等等学术。
汉王曾言,孙兴公文辞华美,令人叹为观止,也算是文人中的佼佼者,然而,孙兴公所学,仅仅是在基础教育上出类拔萃,治国之术还需专才。
若孙兴公熟悉刑律,可为司法官,整肃一方风纪,然而,他不懂。
若孙兴公jīng通算学,可为户部官员,使一方富足兴旺,仓廪充裕。然而,他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