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五胡烽火录 > 第126章

第126章

他高喊一声:“各自为战,若有失散,自行前往三号地区集结。”随即,他打马冲出了流民的包围。

宿预城门紧闭。高翼一路急奔到了宿预,远远已见到宿预城下密密麻麻的难民。这才是真正的下邳城城民,他们比高翼早走了一天,如今正滞留在宿预城下。

“征北大将军(褚裒)何在?”高翼催马来到城头,扬鞭冲城上大喊。

许久,城上浮起几个寥寥的人头,其中一个将军打扮的人探身打量了一下高翼的队伍,见到高翼虽然只有三两个侍卫,但一身装束,铠甲鞍马齐全,不容小觑,便和善的问:“来者何人?”

事态紧急,高翼顾不得隐藏身份,他大声回答:“我是辽东带方郡外藩,汉国国王高翼。乞活军探马正在十余里外屠戮流民,请褚大将军速速发兵救援。”

城楼上的将领摇了摇头,嘴唇蠕动,低声嘟囔了句什么,相隔太远,高翼没听清楚,便大声问:“什么?”

城楼上的将领提高了嗓门,回答:“征北大将军已渡泗水,正退往广陵。我等城中兵微将寡,无力救援。汉王,胡兵将至,你是打算入城呢,还是绕城别走?”

典范啊,这才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典范。按照近代的度量衡测算,下邳城与广陵相隔有一千余里,中间还隔着数条大江。褚国丈在打了个小小的、损失千余人的败仗之后,立刻决定在千里之外“稳定阵线”,真是书生将领的典范。

高翼与城上的对答,引起城下流民的轰动,这些人哭爹喊娘,叫成一团。

宇文虎一见此种情况,为避免重蹈覆辙,他反手揪住了高翼的马首,叮咛杨结一句跟上来,便不由分说的拽着高翼的马头,绕城而走。

高翼的行为引起了连锁反应,宿预城下,流民们收拾起行装,再度移动起来。他们麻木的大脑中没有别的想法,只有两个字:向南。

虽然故土难离,但是南方才是他们这些汉人的政权,只有在南方他们才不是下等人。

跑不多久,杨结在高翼身后低声喊:“王,宿预城开城门了。”

高翼勒住马,回首观看,只见宿预城南门大开,从城里涌出无数手提包裹,背儿携女的父老乡亲。他们滚滚的汇入流民的大cháo,向着南方,向着他们自己的国度前进。

随后的日子是一连串噩梦。滚滚的难民大cháo沿着泗水向下游走,进入南冀州时,流民的人数已经达到二十万。

此时,褚国丈战败的消息扩散开来,晋朝降将陈逵为了避免石赵的迫害与追杀,他举火点燃了整个寿chūn城,熊熊大火烧了十余天,整个寿chūn城一片残垣断壁。

陈逵焚寿chūn后,带着家眷逃走,不知所踪。梁州刺史司马勋闻讯后也紧急撤军,配合他的仇池国国公杨初,也不敢停留,连夜撤军。剩下的桓温更不敢独挑大梁,立刻把军队缩了回去。

晋朝北伐的军队全部撤走后,长安、梁州一带成了势力空白,氐族姚戈仲与羌族蒲洪之间为了争夺这片权力空白,立刻爆发了大战。恰好使那几只急撤的晋军免去了灭顶之灾。

但高翼就没那么幸运了,褚国丈撤的过于gān净利落,江北之地没留下一兵一卒防守,得到褚国丈撤军的确切消息后,李农的两万骑兵展开了不依不饶的追杀。

高翼离开宿预城的第三天,李农大军开至,宿预应声陷落。此后,李农的乞活军开始屠杀追随褚国丈的脚步、准备南迁的流民。高翼卷在流民大cháo中,行李尽丧,身边只剩宇文虎与杨结两个伴当,身不由己的来到了泗水与淮水jiāo汇处——角城。

接着,便有了本文开首那一幕高翼与王祥会面的场景。

第140章 幸运逃生(上)

公元349年、晋穆帝永和五年。考古发现在这一年古代奥运会开始使用机械赛马起跑栅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