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兵这段话,等于坐实了高翼铁弗的身份,考虑到当时辽东最为qiáng大的实力——慕容燕国也承认他铁弗的名号,高翼不再推辞,坦然地接受了这种称呼。不过,由于宇文昭(现在应该叫做‘文昭’)心情不好,故此,高翼匆匆找了个由头,连夜出关视察积翠山南麓,以回避两人间的那种尴尬气氛。
临行前,高翼检点了慕容燕国承送来的女奴,还特别一一问候了那些识字的女人。
这时代虽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然而知识的传承却很艰难,文盲率更是高达90%以上。为了得到这十副价值连城的宝弓,燕国全境搜罗,才找见30余名能读出整个句子的女性,剩下的人则是只识一两个字的女人。
早有所料的高翼在询问过那些女奴的学识后,挑选了20名识字最多的女性,任命她们作为王府女官,帮助他处理文案。其余那一千余名女奴,高翼则命令她们接受三山的短期培训。培训内容为骡机、缝纫机的使用。而后,他带着刚任命的女官之首赵婉冒雪出行,这就有了这段三狍的际遇。
此刻,面对着眼前这个骨瘦如柴的汉子,高翼打量了半天,嘴里低声嘟囔着什么,三狍只听到了支离破碎的片段:“……瘦了点,可能是营养……,多吃点……也许……”
三狍一身的汗渐渐凉了下来,冷风一chuī冻得哆哆嗦嗦,这时,只听见高翼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王的话,我叫三狍,狍子的狍,人都说我跑得快,所以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没有姓吗?”
“小人没有父母,兄弟离散,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那好吧,从今往后你就姓高,名字么,三狍太土气,就叫高羚吧,像羚羊一样善跑,就这么定了!”
不一会,士兵们渐渐完成了分解láng尸的工作,带着一堆堆láng肉与láng皮返回,火堆上的láng肉烤的正熟。三狍,不,现在应该叫高羚,与他的伙伴们畅快淋漓的饱食了一番,而后随众人熄灭篝火。
“高羚,跟上来”,高翼一声大喊,驾车的那位女人挥舞着长鞭,驱赶着狗群,拖着爬犁飞快地前奔。吃饱喝足的高羚,奋力挪动着雪靴,连跑带跳的追赶着爬犁。
远处,几缕浓烟笔直的升向天空,茫茫一片雪色中,隐隐绰绰可以看到,冒出浓烟的正是几间大屋子,爬犁飞快地向前驶去,高羚已远远落在后面,但他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一马当先的带着自己的同伴儿,沿着车辙,奔向那雪屋。
近了,高羚这才看清那冒出浓烟的地方是由一排营地组成,这营地没有营墙,只有一排半埋在地上的稀稀落落的木桩粗陋的将营地围了起来。木桩朝上的一面被削成尖形,斜刺向天空,似乎是为了防止骑兵袭击做出的布置。
一辆爬犁正守在门口,那些士兵见到高羚等人跑近,便挥手他们进去。
一进营地,高羚发现这里已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整个工地将近有一千人,他们正忙碌的修剪着巨大的木材,所有的枝杈都被他们小心的切割下来,并捆扎好,削成浑圆的整棵巨木,被他们推到海里捆成木筏,然后由远处海面上停泊的巨舰拖曳到深水中。为了抵御海水的寒冷,锯下来的木屑,在海滩上堆出数个火堆,海水中工作的人不时来火堆边烤一烤身子,高羚等人在远处看到的浓烟,正是源自于这些火堆。
一名士兵将高羚等人领到一个大房间,让他们换下了原来的衣物,驱赶他们到一个热水池里,洗gān净身体,而后,他的那些同伴们换上新衣,被一人塞了把斧子,引领到工厂做工。高羚则被一名女官带回高翼身边。
一个老头正躬身向高翼汇报着什么。高羚事后才知道,这个老头是所有工匠的头目范十一。
“王,附近所有方便砍伐的硬木全砍光了,要收集更多的木料,除非走得更远,深入积翠山。不过,道路崎岖难走,木材运出不便……王,人都冻得gān不成话,你看,我们是不是暂且歇歇!”
“范十一呀,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爱偷懒呢”,高翼将手中的木柴仍入火堆中,说:“伐木决不能停,现在大雪难行,各族都窝在屋里越冬,我们才方便四处活动……你要明白,我们必须在开chūn前采集足够多的木料。燕国的目光已经盯上我们了,而我也准备好了后路——倭岛石间国,新罗韩多沙,这些都必须做船前往,开chūn,我们的大船必须造好,如此才能进退自如。
去,传我的令,把搜罗到的当地人武装起来,让他们带队领我们入山伐木——雪厚,伐下来的木头正好用雪犁拉到岸边。狗拉不动雪犁用马拉,用牛拉,一定要把木头拉到岸边……传令,把三山所有的闲人都运来这里,都去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