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洲从魔爪下挣脱,揉着后颈困惑问:“我还以为你会陪我一起去。”
毕竟那是邵炼恩师和母校都在的地方。
邵炼目光柔软许多, 摸着他的短发笑着撒谎, “我工作这么忙, 怎么可能陪你去美国。比赛加油, 我等你回来。”
大人的借口总是工作忙。
沈明洲不明白邵炼为什么拒绝同行,明明见他对全球科技大赛十分关心,不仅帮忙做蜻蜓, 还会找出无数的专家教授资料,一位一位给沈明洲介绍:这是诺奖获得者, 那是人工智能领域大能。
语气里全是对科研界顶尖人物的怀念。
还能仔仔细细的回忆起他们聊天时的小脾气。
沈明洲对邵炼总有一种很深的挖掘**。
不止是曾经的十年,还有十年之前的所有求学经历,都是他的好奇心所在。
可惜, 沈明洲一问,邵炼就敷衍。
“不都那样,整天做实验、去图书馆、听教授讲课,看不完的数据写不完的报告,偶尔还要跟实验室的人争夺仪器,但是他们都抢不过我。”
邵炼语气得意骄傲,顺便传授沈明洲人生诀窍,“你只要跟抢你仪器的人说,导师晚上就要结果,做不出来他们背锅顺便把实验重做一次,他们就会乖乖让开,给你仪器。”
非常恶霸。
却不自知。
收拾好行李,沈明洲终于与赴美代表团回合。
赴美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选手里都是沉稳的小少年。
四个小姑娘,六个男孩子,热热闹闹似乎相熟的样子。
早已跟团队打成一片的欧阳博艺,甚至可以给沈明洲介绍:“这是宁俊、那是敖辉,他们做的是癌症基因项目,还有一个水质环保研究。”
这次代表团队浩浩dàngdàng三十多人,参赛类别分布为四类。
所有人成功集合之后,带队老师郭嘉良就给他们分发了比赛的详细资料。
赛事流程和解释说明应有尽有。
全球科技大赛的起源悠久,而且还诞生了八位未来的诺奖获得者。
所以,这份资料不仅是宣传赛事意义,还详尽列出了一众评委专家的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研究教授,那些在新闻上才能见到的名人,都会在选手jiāo流会上一一路面。
不过是几句话的简明生平,足够让参赛的学生们发出惊叹。
郭嘉良见代表选手们的表情,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