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予自车祸以后, 已经很久没有见识到这种疼痛了。
无法切换第三视角, 说明他无法通过登出的方式规避疼痛, 而管理不好自己表情的后果便是更重的惩罚。
所以说他只能不断地挨鞭子,然后读档, 重新挨鞭子……直到他的内心对这种疼痛毫无波澜, 才能在脸上不露声色。
温予趁着钟声响起前的这段时间,终于把艾理斯的记忆全部梳理了一遍。
这是二十世纪初期的米国,宗教信仰占人们思想的重大地位, 人们最崇敬的人便是离神最近的大神父,其次才是负责外jiāo以及各种政策的政府官员。
这个年代是神学院最繁盛的时期, 基本每一个地方都会有开设这种学院,专门招收六到十五岁的孩童,男女不限, 但在学业成就上, 还是对女孩更为苛刻一些。
这些神学院里的孩童一般被统称为神徒, 学习祭祀、净化以及祈祷等知识,院内也会负责安排文化课,通过高qiáng度的学习来选拔出其中最优秀的几个, 进入上一级的学院就读, 而其他的孩子都会被遣送回家,成为信仰虔诚的普通群众。
倒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去神学院,其他正常的学校依旧在兴办, 但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往往是读不起书就辍学打工去了。
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往上传输,直到上一任大神父选定继承人,神徒的地位就水涨船高,成为其他人们敬重的对象,那些没被选中的候选人也会被分配到全国各地,成为管理地方教廷的神父或者去当神学院的教士。
而艾理斯现在所处的神学院,便是经历过筛选后的中级神学院了,他们脱离了初级的知识,开始接触更高级、更加严谨的神学教程,基本每天都在连轴转。
但崇尚简朴自律的神学院,给每个神徒的伙食都是定量极少的,仅能维持身体机制的运行,而不能支撑他们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可以说,百年前米国的神学院的学生,各个都是瘦弱的小矮子。
一些富裕的神徒家里还能提供额外伙食,更多的神徒都是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环境中长大,虔诚地珍惜着面前这神明赐予的食物。
而艾理斯的身份更为特殊,他一出生就被父母丢在当地的小教堂门前,被好心的神父收养长大,在神父去世后,他独自前往神学院求学,并以极高的天赋从初级学院脱颖而出,成为学费全免的中级神徒。
他为人和善,性格温顺,对动物都抱有着怜悯之心,又具有着极qiáng的自制力,良好的外貌条件与适合的性格让他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可以说是学校里从一开始就被人仰望的“学霸”级人物了。
——这才是希德听见是艾理斯犯错时那么不可置信的原因。
更何况还是尤拉教士负责的早课。
温予从衣角出扯下一根布条,将还在淌血的手掌包裹起来,又取来gān净的清水将被血弄脏的地面打扫gān净。
他感觉到头有些微微晕眩,眼前一阵阵地发黑——应该是失血过多加低血糖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