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醉剧院的第一出戏,便是《朱三娘风尘记》的第一折 。
据说是由原作者有埃先生亲自编纂的剧本,剧院之前试营业过三天,被邀请去的都是本书的忠实读者,据说出来时,一个个泪眼汪汪,直呼待到正式营业一定拖家带口的来!
“流行”,是一个很奇妙的词,当所有人都在讨论,而你不懂的时候,那么你就落伍了。
好面子的人,虚荣的人,爱凑热闹的人,不愿意被时代抛下的人,想要合群的人……他们哪怕对《朱三娘风尘记》没有兴趣,也一定会来看。
至于那些自诩正派不屑这种通俗小说的文人,即便再死鸭子嘴硬,又能撑多久呢?
这第一折 戏一开锣,便令人目瞪口呆。
先不说剧院里从未见过的神奇装修,光是那幕布、那幕布上的光与影,还有景象,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以及背景乐声,也有别于传统戏曲,更令人有代入感,仿佛真真切切看到了朱三娘在自己面前,重复着那人人皆知的悲惨命运。
看得太入迷,连赠送的茶水都忘了喝,临了第一折 戏末尾,饱受苦难的朱三娘被傻子相公抓着头发往墙上撞时,现场竟有观众怒吼着冲上台,想要制裁扮演傻子相公的伶人。
好险被负责剧院安全的武者摁住了,但这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这出戏的成功。
安昌国能唱的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出,伶人们连温饱都难,如今能在这样的舞台唱戏,还管吃住有工资拿,他们都是厚道之人,对东家感恩戴德,唱起戏来十分卖力气,一折子唱完,下台衣衫湿透。
很快,不醉剧院的《朱三娘风尘记》火了起来,谢隐趁东风,又写完了《朱三娘风尘记》的下半册,首先在不醉剧院看完整出戏的观众可以凭借票根免费兑换《朱三娘风尘记》的下册!
改进了印刷方法后,谢隐书局里的书卖得并不贵,目前为止,活字印刷术只有他们的书局在用,但谢隐并没有打算将其据为己有,本来这也不是他的发明,大概在下册发行过后,他便打算将活字印刷术献给朝廷。
当今皇帝将“中庸”一词贯彻的十分彻底,虽文不成武不就,却也不作妖,这种皇帝有好有坏,那就是他耳根子会比较软,听这个说两句,觉得这个有礼,听那个说两句,觉得那个也有礼,于是就会造成一种结果――两个大臣当朝掐架,皇帝全程和稀泥,他谁都不想站,也谁都不想批评,巴不得没事不找他,有事也别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