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面对假扮‘流寇’的大楚人的骚扰,这***每一次都能轻松地将其击溃。可是不久之后,这***却目瞪口呆,这屡战屡败不但没有使得大楚人感到畏惧,相反,这大楚人的骚扰变得越加频繁。
突厥的王帐,禄东赞正与裴罗相谈甚欢,可这是,图索却匆匆进来。看着图索这模样,禄东赞一愣:“图索,为何如此慌张?到底出什么事了?”
此时的图索一脸的忧愁:“禀可汗,回国师,图所要说的是,如今我大突厥子民所放牧的地方已经缩减了二十里。”
“我大突厥子民所放牧的地方已经缩减了二十里?这是怎么回事?”裴罗感到莫名其妙。
“不好。”禄东赞大叫一声。
“国师,怎么了?”
禄东赞一脸的羞愧:“可汗,禄东赞无能,中了那方铮的奸计了。”
“中了这方铮的诡计?”裴罗一头的雾水:“国师,我们与这大楚人的交锋,一向都是以我***的胜利,大楚人的惨败而结束,这怎么能叫中方铮的诡计呢?”
禄东赞哀叹不已:“可汗,和我大突厥比起来,这大楚就仿佛是一个巨人。只要不是将其彻底击倒,哪怕它受到的打击越大,也能很快恢复过来。”
“可汗,你要知道,这同样的打击对于他大楚来说,恐怕连伤筋动骨都算不上。可是如果对于我突厥来说,却恐怕要算是非常沉重的了。”
“原来如此。”听到这的裴罗小可汗脸色煞白。他本就是一极其聪慧之人,所欠缺的只是那丰富的阅历。
而现如今,经过这禄东赞的点拨,瞬间就明白了。不错,在这频频发生的小规模的冲突之中,虽然突厥屡敗大楚。但这样的损失对于大楚人来说,根本就不算回事。
可是对于他突厥来说则不然了。要知道,这大楚人历来畏惧***如虎,不敢轻易与***发生战端,可是如今却频频对***发动攻击,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这大楚人已经越来越不畏惧我***。
禄东赞紧锁眉头:“可汗,这大楚人频频的发动攻击,不但使得他们越来越不畏惧我大突厥,更是使得我大***从不厌其烦变得有些慌乱。而现如今,这牧民自动缩减放牧的区域就说明了这问题。”
听到这的裴罗也急了:“国师,正如你所言,这大楚和我突厥比起来,实在太大了。这同样的损失,也许
他大楚不觉得什么,可是对于我突厥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
“国师,本汗怕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我突厥对于这样的损失不但越来越难以承受,甚至我***更会在不知不觉间开始畏惧那大楚人。”
“国师,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大突厥可就危险了。”
禄东赞叹了一口气:“可汗,禄东赞无能。禄东赞本以为可以用骚扰的方式使得这大楚人对我大突厥越来越畏惧,可没想到这最终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汗,禄东赞以为,如果再由方铮再这样横行下去的话,我大突厥可就危险了。为今之计,只有和那大楚展开决战了。”
“只有彻底击垮这大楚人,我大突厥才能昌盛不已。愿天神佑我大突厥。”
看着这一脸凝重的禄东赞,裴罗的眼中也闪现炙热的目光:“愿天神佑我大突厥。”
……
“决战终于要开始了。”得到北方传来的紧急军情之后,正在批阅文案的方铮不由地掰断了手中的笔杆。
为了应付这与***的最后决战,早在几年之前,方铮不但令人在北方边陲重新加固修建了城墙,壁堡,更是将这北方边陲的大楚百姓大量后撤一百里。
而这样的话,一旦战争起,依靠这坚固的城墙,壁堡,大楚军队就能多支撑一下抵抗的时间。而就算无法抵御***攻势,那已经平安撤走大楚百姓的一百里的地方依旧可以成为巨大的缓冲带。
这边抵抗,边撤退,也能为大楚人的反攻迎来宝贵的时间。
可这样,方铮还嫌不够,为了对付这可怕的***的进攻。方铮不但让这北方边陲的守军这数量上翻了一倍,而更是派良将去统领。
说得不客气点,这大楚如今北方边陲的守军,这战斗力比昔日不知上升了几倍。
……
漫长的官道之上,枪戟如林,那身着亮甲的健壮士卒正阔步而行。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无数装着军需给养的厚重马车。
为了与这***的决战,大楚倾全国之力,共出动了六十万的大军,派出了良将千员。而那德王方铮更是被封为兵马大元帅,统领这六十万的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