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发礼物?大帅能为弟兄们争取到十五日的假期就已经是厚恩了,可这还不算晚,弟兄们还能分到过节的礼物?
这一桩桩的好事接踵而来,使得这武卫军的将士们几乎要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在做梦。但是那胳膊被拧传来的痛楚之感使得大家明白,这根本不是做梦,眼前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三十两白花花的银两不但要将眼睛给晃花了,那掂在手中也是沉甸甸的。
方铮含笑而道:“诸位弟兄,本来呢,本帅想为大家购置一些物件,但想想,正所谓众口难调,本帅喜欢的,你们未必喜欢。”
“故而本帅决定将这过节的礼物用银两来代替,希望带白花花的银子回家的弟兄,就直接带着这些银两回家。至于那些想给家里人捎点什么的弟兄,也不必烦恼,只要寻那参加那南安商会的的商贾,只须报我武卫军的名号,他们就将以平价将商物售卖给你们。”
“我等谢过大帅。”五千武卫军将士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拜谢方铮之恩。
张承紧锁眉头:“大帅,这每名弟兄分三十两银两,这加起来足足有十五万两。张承不知,这偌大的一笔银两到底从何而来?”
闻之,众将士心一凛,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方铮。虽然大帅没有说这偌大的一笔银两到底从何而来,但是曾和方铮一起去往并州剿寇的一千弟兄却是无比的清楚。
当日在盘牛山剿寇,收获贼寇的贼赃到底有多少,这一千将士可都是看在眼里的。尤其在剿寇之后,大帅带领大部分的弟兄带着那可怜的‘缴获’回京城向兵部复命,而却让那新任的骑营统领杜鹏在并州剿寇完毕之后,还继续在那并州呆了七八日。
这杜统领继续盘留在那并州,到底干什么,大家虽不言语,却都是心知肚明。
不要说这一千随方铮去往并州剿寇的弟兄,就是这帮留守在京城的弟兄,但凡不是太过愚笨之人,在略一思索之后,也能明白些什么。
方铮死死地盯着张承的眼睛:“张将军,十五万白银,其中一部分是武英军的弟兄护送商贾,辛苦所得。而一部分是由于商贾感激我武卫军为保商贾,千里赶赴并州剿寇,而自愿捐出犒军的。”
“至于最后的一部分……张将军,你认为这最后的一部分银两应该是来自哪里?”
面对方铮咄咄逼人的目光,张承坦然迎了上去:“大帅,末将……末将认为这最后的一部分一部分银两应该是大帅的家辎。”
“什么?我的家辎?”方铮一愣,他万万想不到这张承居然会如此说。
张承侃侃道:“大帅乃是有大智慧之人,这文能兴国,武能安邦。区区数万两的白银,或许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目,但是以大帅之能,想要赚取数万两的白银,小事一桩而已。”
“大帅散家财来资助弟兄们,此等高节只让张承佩服万分!”说罢之后的张承,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方铮开怀大笑:“张将军,
本帅只不过做了点微末之事,就引得你如此赞誉,真让本帅汗颜,哈哈哈!”
太好了,这张承总算不再像以前那样古板,总算学会了开通,变故。
“大帅散家财为弟兄们谋福,只让洪亨钦佩不已。”见此,洪亨也连忙奉上一个马屁。太好了,只要用这个借口,日后假如有不开眼之人想要查问,已经有话搪塞。
至于查问之人不信,硬要去岳州查看怎么办?笑话,岳州距京城千里迢迢,又是大帅的发迹之地。凭大帅的能耐,想要事情遮掩得滴水不漏,还不是小事一桩而已?
杜鹏亦是哈哈大笑:“洪将军,你溜须拍马本事也太差了!”
……
“方大人,您这样做实在不厚道呀!”那商贾孟绍和何硕一副苦瓜脸的样子。
看着这联袂而来的二人,方铮一头的雾水:“何老,孟兄,此话到底从何说起?”
“大人……”这年纪最长的何硕哀叹一声,便开始讲述起来。
而当听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方铮‘噗呲’一笑:“何老,孟兄,真想不到老庞这混蛋居然长了一张婆娘的嘴,那一丁点的事情这么快就拿来炫耀了。”
“点末之事?”孟绍不干了:“大帅,您可知道,这南安城市面上最好卖的御寒之物是什么?就是那庞原羽绒服。”
“大帅,我孟绍也和老庞相识几十年了,也深知这家伙虽有小聪明,也断断想不出如此新奇的制寒衣方法来。他虽然口口声声说,这羽绒服的制作方法是他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日夜不眠,苦思冥想才想出来的。但我老孟对他的这一说法,只有一个字,‘呸’。”
何硕也是接口:“在联想到这庞原曾为大帅的武卫军赶制御寒大衣的时候,老朽就豁然开朗,这种新奇的制寒衣方法,除了大人,无人能想出。”
方铮乐不可吱:“二位,只不过是一种稍显新奇的制寒衣之法,至于让二位如此耿耿于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