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的书画寻常,但这文章写得极好,又善吟诗作赋,只因他是嫡子庶孙,不得家族看重,即便喜欢王烟,也不能说出来。
陈茉坐到案前,很快写好一封信,“你设法将此信递到王烟手上,若她不配合,我能让她身败名裂成为整个王氏的耻辱,若她乖乖的跟长孙私\奔,我还能放她一马。”
“诺!”
银侍女想到王烟与长孙,脑海里立时忆起五月时发生的事。
那一日,陈茉原本与皇泽寺的住持方丈约好一会,却在寺中林间撞见一个秘密。
是长孙在纠缠王烟。
“表兄,我们之间不可能,你……还是忘了我吧?”
千篇一律,旧爱有了新欢的戏码。
若王烟不曾与陈葳订亲,陈茉不会往心里去,在看到长孙痴迷王烟时,陈茉灵机一动,唤了侍女过来耳语。
长孙道:“表妹,这么多年,我心里只有你,我对你的真心你瞧不出吗?”
“表兄,我已经订亲了,这是大伯、父亲都看好的婚事。世家联姻,历来有之,大房没有嫡女,我就是家族中最看重的女郎,我不能……”
“陈葳就是个莽夫,虽断文识字,可他根本就配不上你。阿烟,我们私\奔吧……”
不远的小路上,过来一个年轻僧人,手里捧着一个托盘,里头依旧是几个斋包和一壶茶水,“二位施主,今儿我们寺里做了斋包,想来二位都饿了,且尝尝罢。”
长孙有些意外。
王烟全无防备。
两个人离石案不近,一个立东,一个站西。
长孙揖手谢过僧人,斟了一盏茶,“说了大半日的话,你也累了,吃个包子罢。”
王烟道:“下次,别再约我了,就算递了话,我也不会再见你。”
“我们之间,真的过去了?”
“那都是小时候的事,父亲、母亲不会同意将我嫁给你的,你……也莫要多想。”
“吃一口罢。”
王烟接过茶,许是说得口渴,没两口就饮完了,又吃了长孙递来的包子,刚吃一半就觉得浑身发热,再看长孙,正一脸痴迷,“表妹,从小到大,我好欢喜你……”
情真心动,躲在暗处的陈茉瞧见他们因中药滚到一处,甚至还拿走了长孙的玉佩、王烟的丝帕,今日她递信过去,就不怕拿不住王烟。
陈茉叮嘱道:“这信,一定要在八月初五的午时时交到王娘子手上,不能早一日一个地辰,也不能晚一个时辰。”
东府的人一定想不到,她地来一招釜底抽薪之计,更能让他们出尽丑态。
想到荣国府娶回的二少夫人是个假货,她就觉得开心。
又或,迎亲的那日没有新妇,就会让荣国府出尽丑。
早了,就给了荣国府应对之计。
晚了,许王烟就嫁给陈葳。
八月初五晌午,银侍女从外头回来,“大娘子,信交给了王娘子的贴身侍女,今日的王氏二房很热闹,正在晒嫁妆。”
她就等着瞧娶了假货,或是没了新妇的荣国府热闹。
有了她的要胁,给王烟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再嫁。
毕竟,与私\奔相比,王烟更畏惧婚前失节的事实。
如果当着众从宾朋道破,王烟想嫁长孙都不行。
她不过是重回旧情郎的怀抱。
陈茉哈哈大笑。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生一对
而此刻,陈蘅收到了一封信。
这是冯娥给她写来的信。
信中,冯娥说陈葳的妻子不是王烟,而是袁东珠。
怎么会是袁东珠?这一位的性子直爽,二兄的性子也是急燥得很,若是聚到一处,这日子还能过好。
冯娥早不劝,晚不劝,突然给她递来这么一封信,她又是何意?
她说:“郡主,属下原不该提,只不想隐瞒,据我所知,在二公子成亲当日会生变故,而最终成为郡主二嫂之人是袁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