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吧!”斯大林看着铁木辛哥说道,虽然经过基辅会战的失败,但是斯大林看起来并没有对迫使中央集团军群停止进攻的铁木辛哥元帅失去信心,本来应该作为救火队员出现的朱可夫,由于列宁格勒的形势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甚至更加恶劣,也没有让斯大林注意到。
刚刚经过基辅会战惨败的铁木辛哥元帅,似乎还有些萎靡不振,听到斯大林叫自己,才有些强打精神有些回忆的说道:“克虏伯大将和他手中的德国武装党卫军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和国防军相比,在我交手的武装党卫军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这些忠实的纳粹党徒不顾一切的牺牲精神,他们可以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目标接二连三的进攻,坦然承受巨大的伤亡,但是有些时候又表现出来高超的战斗素雅,真难想象两种截然相反的作风竟然在一种部队中出现!”铁木辛哥元帅有些迷惑的叙述道。其实铁木辛哥元帅不知道党卫军内部的ss战将也分两派,迪特里希和欧根亲王师师长那些人都是为了胜利不惜一切的家伙,保罗?豪塞尔上将等人因为原来就是国防军的高级指挥官,自然更加注重战术素养的培养。
“克虏伯应该也是为了胜利可以牺牲一切的人,这从党卫军的装甲师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段就可见一斑!”布琼尼元帅补充道:“这样一个对手是不会因为伤亡过大这种理由就命令部队停止进攻的,根具我们的情报,党卫军在基辅会战中很多部队出现了大面积的减员,但仍然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三天前撤离南线战场,现在应该在我们的正面!”
“这么说,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已经确定了,就是莫斯科了?”斯大林环视周围一眼:“伟大的列宁建立了苏联,他是打不垮的,敌人必将在莫斯科遭到可耻的失败!不论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会战斗到底,共产主义万岁!”
“共产主义万岁!”不论平时他们是否在争权夺利,不管他们现在是否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梦想,但是他们确实都曾经为共产主义战斗过,为了梦想战斗的人从来都是可敬的。
现在的苏联确实处在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德国和苏联的战争开始三个月来,已经让三百万苏联红军走进战俘营,苏联红军百分之八十的力量已经被消灭,德国的巨大的胜利不单单鼓舞了德国人,一直仇视苏联的法国、意大利,还有德国在东欧的盟友匈牙利、罗马尼亚也深受鼓舞,没有人相信苏联还能翻盘,所有人都认为苏联不过是第二个法国,在美国很多预测苏德战争结果的公司,已经把自己的调差报告交给了美国政府,他们都认为战争将在年内结束,在德国闪电战面前倒下的国家将会又多了一个。
此时的德国柏林,林威正式在国会大厦接受了东线德军总司令的任命,在这种场合下,林威是不介意多笼络一下这些平常开起来没多大用的国会议员们,毕竟国会也在这场夺权战中对林威表现了全面的支持,知恩图报,林威自然不会介意多说两句好话。
“我将在一九四二年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从而奠定这场战争的胜局!”最后林威对着六百名国会议员下了郑重的保证。所有人都愣了一下,似乎以这些政客们的头脑,很难理解林威为什么会轻率的下达保证。不过马上,整个国会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按照现在的形势,德国确实很可能拿下莫斯科,林威此举不过是在预支胜利而已。
林威自己对莫斯科战役的准备也十分关心,在出了国会大厦之后,林威又回到了党卫军总部大楼,由于海德里希和林威都在苏联,这座党卫军的总部一下子冷清了很多,不过党卫军另外一个副领袖路易斯仍然在国内办公,他主要负责的是后勤和预备兵的训练。在基辅会战中,帝国师和维京师损失巨大,林威自然不可能让这两个王牌师拖着满营伤兵去参加莫斯科战役,但是把他们撤下来休整也不是时候,毕竟莫斯科战役十分重要,林威手里没有点自己的嫡系部队,总觉得有些不妥。
想了半天,林威只能林威只能借鉴美国的做法,采用补充兵制度。美国在战场补充和德国完全不一样,德国如果有的部队受到损失的话,需要让部队撤退,补充完毕之后才重新上前线。如果损失巨大撤销番号也是正常的。但是美国完全不同,简单来说美国补充损失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死一个补充一个。所以美国在战争中通常一个师的步兵几乎已经换没一茬了,但是这个师仍然从头到尾打满了整场战争。很多时候,伴随着美国陆军的推进路线,部队的司令部通常都在源源不断的接受不补充的兵员。难过的是作为新的补充兵,很多时候会因为没有经验而死亡,一战时候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德国和美国的补充制度很难说哪个更好,只能说都有优点,不过从国家潜力挖掘上看,德国的兵制更加厉害些。德国作战中对于兵员折损也有一套递补作战人员的系统。直接担任征兵、召集、训练任务的是由一直留在防卫区各驻地的“新训营”在负责,也就是说防卫区并没有把所有征召来的士兵都送往前线部队,而是会留下一些士兵在此负责训练新兵,这些“新训营”和前线部队拥有相同的部队番号,只负责训练送往自己联队的士兵。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在前线作战的步兵第一团下面有个“新训营”一直待在国内原本的驻地负责本团所要补充的士兵,而德军所有连队均有这样一对一的补兵单位留在家乡!!这主要是也是因为德军非常重视乡土意识,认为由来自同乡士兵所组成的部队对于士气有相当帮助而设计的补充兵制度。
作战中对于兵员折损也有一套递补作战人员的系统。直接担任征兵、召集、训练任务的是由一直留在防卫区各驻地的“新训营”在负责,也就是说防卫区并没有把所有征召来的士兵都送往前线部队,而是会留下一些士兵在此负责训练新兵,这些“新训营”和前线部队拥有相同的部队番号,只负责训练送往自己联队的士兵。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在前线作战的步兵第一团下面有个“新训营”一直待在国内原本的驻地负责本团所要补充的士兵,而德军所有连队均有这样一对一的补兵单位留在家乡!!这主要是也是因为德军非常重视乡土意识,认为由来自同乡士兵所组成的部队对于士气有相当帮助而设计的补充兵制度。德国一共在战争期间一共因扩编而发动了三十五次梯次动员令,将一千七百万人送上了前线。
林威的意思让路易斯十分迷惑,问道:“兰帕德,你准备让这些士兵依次补充到前线去?你应该知道,我们的传统是把部队撤下来在补充!”
“来不及了,莫斯科战役已经开始!我已经下了命令,让博克元帅在我没到前线的时候暂时指挥莫斯科战役!”林威说道:“这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