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个人平时在村子里人缘都很好,于是村长亲自做媒人,给两人说亲。
那个年代的姑娘思想也是很单纯的,何冬梅认识许儒仁,他是村子里面没结婚的大姑娘谈论最多的小伙子,有精壮的身体,有渊博的学识,而且谈吐风雅有趣,最重要的是,在村子里无论是对待老人还是孩子都很和善。
和这样的男人结婚,无疑是幸运的。
所以尽管何冬梅也是当时拥有众多追求者的村花,而且其中不乏今天看起来的高富帅:镇长的孩子,富贾之子什么的,但最终,何冬梅还是嫁给了许儒仁,而且无怨无悔的照顾着他。
直到两人都返回北京,然后次年生下了女儿,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许儒仁的父母期待着何冬梅生个儿子,可是何冬梅体质虚弱,医生说,再生二胎会有危险。
许儒仁便一面答应父母再生一个,一面悄悄的跟何冬梅说,咱不生了。
这样瞒过了三五年之后,许儒仁的母亲先不干了,让自己儿子离婚再娶一个,那时上世纪90年代,当时离婚正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何冬梅的父母也是京城高官,如若不是女儿在外面就结了婚怀孕挺着大肚子回家,他们是怎么也不会接受许儒仁这样一个文弱书生的。
但是看着女儿喜欢女婿,何冬梅的父母宠爱孩子,无奈才帮助许儒仁走上了从政之路。
许儒仁最初的梦想就是当个高校老师,对于从政之路并不热衷,但是为了能够获得岳父岳母的青睐,他埋葬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基层干部。
凭着自己的能力,以及正直善良的品性,再加上岳父的帮助,很快,许儒仁就一路平步青云,都做到了副区长的位置。
如果继续上升,那就是区长,再然后竞争市长之路,当时的北京市,不,乃至现在的北京市长,那权限都不是一般省长能够比拟的,毕竟是天子脚下。
但是到了2000年左右,政坛上风云突变,市场经济以后,人们几乎都是只顾着赚钱了,无论是商人,还是官员,满脑子都只有钱,越来越多的官员下海,也有越来越多的官商勾结。
世道似乎变了,许儒仁和岳父在一次深聊的时候,坦白提到了自己的困惑,他是一介书生,虽然最初不喜欢当官,但是走上这条路之后,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是那种真正一心为民的官员。
这也是那个年代普遍的官员画像,甚至那个时候官员和普通人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区别,住在一样的筒子楼里,就连家具都是一模一样的。
可是当金钱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时,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丢了灵魂,当个清官也越发不容易了,就算最开始想要独善其身,可是当周围所有人都在不择手段的敛财时,一个人的清廉也就成为了别人眼里的敌人,阻碍了别人发财。
甚至,因为许儒仁的清廉反衬出其他人的无能,因此在部门里越发受到排挤。
岳父也是很欣赏许儒仁的品性,当时,岳父虽然在中央身居要位,但是也无法改变大势所趋,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无奈之下,岳父只好同意了许儒仁的外调申请。
许儒仁申请调到新海市,是因为那一年的新海发生了暴,乱,也因为那里天高皇帝远,偏僻,但是乱世出英雄,越是那样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
所以许儒仁带着妻儿来到了新海,最开始,也是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凭借自己优秀的能力,以及朝中有人好办事,都知道他岳父是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