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仲明:???”
吕仲明睡得正迷糊,竭力清醒了些,头昏昏的,下来喝了点水,换了身袍子,就朝外走。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恭连执行任务的时候都留在他身边,被李靖一叫就走了,必然是非常严重的事。
吕仲明一路出来,朝正殿内走,一时间只见上百门客,武人,文士,都站在校场上,当即吓了一跳。这是要造反?不对罢,只是抓了俩副留守,门客跟着起哄什么?
又有人道:唐王,你善待弟兄们,如今是我等为你效力的时候了!”
那声音登时一呼百应,两道嘈杂,王府大门喊道:突厥来使已入西直街——”
府内哗然,李世民道:大家不可冲动!请先退开!让出通路!”
话音落,天策军蜂拥而出,分列两道,晋阳王府大门dòng开,门客便纷纷退到一旁观看。李世民又朝众人一抱拳,说:事已至此,足感诸君盛情,但切勿妄动。”
校场上静了。
李世民转身回入殿内,吕仲明见状,便从侧门台阶匆匆上去,想弄清楚发生了何事,然而要进殿时,却被卫兵拦住。
唐王正在殿内议事,不能进去,有结果后会通知您。”卫兵道。
烦请进去通传一声。”吕仲明道:我有要事。”
卫兵沉吟片刻,他见过吕仲明常常与世子在一起,便转身入殿通传,殿内李世民听到后便道:请他在外面稍等。”
李渊却道:是吕道长来了?快快请进来。”
尉迟恭微微皱眉,李世民眉目间焦虑尽显,十分不安,吕仲明进来了,没有开口,殿内秦琼、罗士信、尉迟恭、李靖、柴绍、刘文静都在,与李渊jiāo谈一人坐着,是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李渊道:五万突厥大军围城,毫无声息便到了晋阳城外,如今遣使入城,要与本王议和,众位有何对策?”
吕仲明蓦然一震,原来突厥人来了?比想象中的快这么多?他看李世民,李世民又道:今日刚朝百姓分说,王、高二人外通突厥,现在突厥人便来攻城,事实上是个好机会。”
城内人心惶惶。”坐在李渊身边那中年人道:如今要怎么退敌?”
对付突厥人,不能退让。”秦琼上前一步道:唐王,敌方只有五万人,我方也有三万人,让他们来攻城就是。”
罗士信靠着殿内柱子,一笑道:只要紧闭城门,没有十万人,晋阳根本就攻不下来。”
不妥。”那中年人答道:如今正是多事之时,怎能与突厥人起正面冲突?”
尉迟恭略靠近吕仲明,极小声在他耳畔解释道:晋阳宫监裴寂。”
吕仲明略一点头,他刚刚睡醒,倦意未散,理不出个头绪来。 李渊看了数人一眼,李世民眉头深锁,答道:若能化gān戈为玉帛,不妨答应他们条件。”
数人都知道这时候突厥来犯,实在是撞上了千古良机,晋阳两名手握兵权的副留守先是被李渊给做掉了,还没来得及整合军队,一时间城中人心惶惶,大军围城,士气低落至极,真打起来,输赢难料。
且李渊不日前已下定主意反隋,绝不能在对阵突厥时损了自身元气,最好的办法是安抚住突厥人,给钱。吕仲明心知只有议和一途可走,李渊召集这么多人,根本不是为了听要不要打仗的话,而是想让人拿出一个主意,如何去安抚住突厥人。
谁能胜任这个工作,把突厥人送走,谁就将被记上首功。
但这功劳可不好得,就连吕仲明自己,也不敢贸贸然把话题点明,正思考时,坐在李渊身边的裴寂发现了吕仲明,上下打量他,又朝李渊耳语几句。李渊依旧眯着眼,不置可否。
议和的条件是什么?”吕仲明问。
李渊开口道:三千绢、三千马、八千银……”
李世民松了口气,吕仲明观其反应,便知这点东西对李家来说不在话下,然而他敏锐地察觉,必定不止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李渊又道:……以本王的亲儿子为突厥王子伴读,或是嫁女从突利可汗。”
这话一出,殿内登时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世民静静站着,仿佛在下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
裴寂又朝李渊说了几句话,李渊眯着眼,只不吭声,吕仲明见状索性自己说出来了。
世子身份尊贵,怎么能前去为质?”吕仲明淡淡道:仲明愿替世子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