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访问:【33看书网】www.33kanshu.com
羊粪便都不放过!
噶勒嘛、查干巴拉、哈尔巴拉……这些人不仅是草原上的恶狼,还是不少小部族心中的偶像。瞧瞧人家那日子过的,成天呆在家里屁事不做就可以吃着最肥美的牛羊ròu,喝着性子最烈的美酒,玩弄着从鞑子、棒子、倭寇那里抢来的女人。放牧?那是他们手下那些温顺劳工才做的事。人家就等着接到明国的军令,跨上战马提着大刀片子出门发财,听说那些部族的女人现在都不干活了,经常扮成男人跟着大部队瞎溜达。
凭什么啊?大家都是黄金家族的后代,都是驰骋在草原上的雄鹰,凭什么翁牛特、土默特、乌齐叶特部都可以跟着明军大发横财,抢牛抢羊抢女人,甚至还远赴薛禅汗都没能到过的倭岛去胡闹了大半年,听说可是搬几座金山银山的。而他们就得呆在草原上,三天两头的被人骚扰?
想来想去,这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投靠了大明吗?再私下里一打探,这投降的代价还真就不大。承认大明帝国是草原的主人,这根本就不算个事。草原上原本讲的就是实力,现在人家的拳头大,当个主人又怎么了?再说了这原本就是有历史渊源的,能承认大唐的皇帝是“天可汗”,为什么就不能给大明的皇帝扣上这顶帽子?
归顺后,一家只能留一个青壮在家,其他的都得为国征战?能不能别说这条?欺负别人是什么样,草原上的小部族没见过。但他们知道自己是怎么被人揍的,跟在明军主力身后,等着人家那种妖孽的武器折腾完,再一窝蜂地冲上去打扫战场也能叫战争?如果没这要求该多好,那就可以把家里的勇士全给送出去了。
宣布内附,这已经是草原上小部族共同的心声。张破虏现在经常都能碰到他的部队刚出现在草原上,就有人端着香喷喷的烤全羊跑到面前,然后问一句:“大人想去哪打劫?允许咱投降,立马给你带路!大军这一路上的吃住咱全包了,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赏赐?不要了,把咱编进蒙古骑兵团就行!”
第三百零八章 运筹帷幄(下)
“啥?”听完卓力格图的汇报,朱由骢彻底傻眼了。当年他出征辽东只收买了一个同姓叶赫就能对整个战场态势了如指掌,让大明军队之间随时保证畅通的联系。现在鞑靼那边居然有那么多小部落等着投降。都还没出兵呢,就有人主动承担了先把鞑靼主力部队战马给毒死的任务,草原上的骑兵都快变步兵了,这仗还打什么打?
鞑靼部落现在对于大明的感情远比另一个时空要复杂。要说元时揭竿子造反的人是不少,但最后坐了天下的却是朱元璋那个放牛娃。如果不是他派遣大将徐达率军攻入大都赶跑了妥欢帖睦尔,曾经雄霸欧亚的元政权怎么可能彻底放弃中原的花花世界退居大漠,还让鬼力赤找到了机会篡位建国?
如果不是朱元璋那穷小子得了天下还不满足,三番五次地派人远征大漠;那个抢了自己侄儿皇位,又不肯消停的朱棣数次亲征,苍狼白鹿的子孙又怎么可能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所以,对于明王朝他们充满了敌意,只要找到机会就扑上去狠狠地咬一口,以泄心头之愤。
但是除了恨以外,部分鞑靼人对于大明还存在着感激之情。鞑靼人感激大明?这个没搞错吧?这事在另一个时空是不可能,但在这里偏偏就发生了。导致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不是大明出了朱由骢,而是曾经的大清国拥有过首席军师范文程。
范文程?他能干这种损人不利己,帮助大明争取鞑靼人心的事?这个当然不能,同样是穿越者,作为精英人士的范文程虽然没有民工出身的朱由骢那样能胡闹,但人家对于历史的进程把握得可是非常清楚。为了能够加快历史进程。更顺利地占领明国领土,黄台吉在即位之前就根据他的建议撺掇着自己那倒霉爹先发动了对鞑靼部的进攻。
而范文程的提议也的确让大清国实力暴增,否则他们第一次出关时又哪来那么多的仆从军?阿尔斯楞又怎么会率领科尔沁部落的勇士出现在北京城下,给人充当炮灰?大明蒙古骑兵团的鄂力亚凭什么能把林丹汗的遗孀写进和谈条件中,成功地从黄台吉手上把人给弄进了自己的大帐?
明国的朱家老祖宗终结了大元的辉煌。让鞑靼部落被迫回到自己的故乡;清国绝了鞑靼人的希望,彻底击碎了他们恢复昔日强盛的梦想。对于这两个国家,鞑靼人都恨。但是朱元璋和朱棣干的事毕竟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了,这仇恨也在渐渐淡化中,而黄台吉派人偷袭白城活捉林丹汗却发生没有多久。
当大明的镇国将军出征辽东,最后把黄台吉抓回去彩衣娱亲的消息在草原上被证实后。不少的鞑靼人立即载歌载舞大肆庆贺。已经取代林丹汗,成为察哈尔部新领袖的兀浪哈大公主甚至为此事还派人给崇祯送上一封隐含谢意的国书。
这两个国家对于鞑靼人的态度也有很大区别,虽然都是做战,但大明是把他们当做勇士。跟着大明军队出外打劫也会有伤亡,但人家从来不会把蒙古骑兵团推上去做无谓的牺牲。在那种强大的炮火掩护下都丢了性命,除了怪自己运气不好没有获得长生天的赐福以外。还能有什么怨言?在看看前些年跟着鞑子混的科尔沁部,那叫人过的日子么?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每战下来伤亡最大的就是他们。
再看看这利益的分配上,鞑子简直就没法跟大明做比较。同样是打劫,跟着大明的军队外出那才叫个风光,金银财宝什么的是需要上缴。但人家正规军也没留啊。而除了这些朝廷要的东西以外,正规军不能留的的东西蒙古骑兵团却可以肆无忌惮地往自己家里搬。牛羊满圈、女人满帐、奴隶遍地,跟着大明军队混这还真就不是什么难事。但跟着鞑子行吗?别说是还没时间烙上印记,就算是拖回了家又怎样?人家想要,还不得给他们送过去?
最后就是对于阵亡将士的态度问题了,说实话这个事连鞑靼人自己都没想过。既然是战争哪能不死个人的,自古以来都是在哪倒下就长眠在那里,这也很正常。草原雄鹰们虽然也渴望被人给记住,但名留青史什么的却也从来没想过。
而大明就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平定辽东和出征倭岛时倒下的草原勇士同样把名号刻在了帝国中心的那座忠烈祠里。听那些从倭岛归来的勇士说。人家大明的皇帝早就说过,甭管你活着的时候是什么身份,只要为了这个帝国作出过贡献都不会有人忘记。只要大明还存在一天,这些人就是帝国的骄傲,将永享香火。
活着的时候被当成人看。即便是战死沙场也不会被遗弃,这样的好事去哪找?以前那也就是没机会,现在大明帝国出兵在即,还等什么等?察哈尔、鄂尔多斯、阿速三大部落,谁愿意跟他们混谁去,反正那些小部落已经决定跟大明干了。一旦大明接受了他们的归附,这些
直接访问:【33看书网】www.33kan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