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苏敏官也就比她多坚持四页。
他一早就上工,监督露娜在重重湘军包围中, 驶过江宁城。
没有长江大桥, 没有跨江隧道, 整个江面异常开阔,沿岸铺满了军用渡口, 密密麻麻全是船只。
湘军军营林立, 旗帜飘动。火pào连绵, 壕沟围墙筑成铁阵, 壮观不可盛举。
我大清国之国威,唯在平叛剿匪之时格外昂扬。
乘客们纷纷涌到甲板上看热闹。头等舱二等舱三等舱, 此时超越阶级, 挤成一团。
有大惊小怪的:“那城里围着的,都是长毛匪!乖乖, 难怪那城顶罩着一团黑云!”
有高瞻远瞩的:“哼,犯上作乱, 吃饱了撑的!苦日子嘛捱捱就过去了。都去上山当匪,谁来种地,哪来东西吃?”
有明哲保身的:“嘘,小声点。长毛天天在城里作法哩!虽说咱们这是西洋轮船,万一误伤到了也不好呀!”
还有各种嘴pào侠:“官军太没用!照我说,这样那样,如此这般——再坚固的城池,也早就攻下来了!哪用得着如此劳民伤财?”
这时代消息传播不便。“长毛”的名头响遍大清国,但真正见过“长毛城”的,那可是凤毛麟角,以后能chuī嘘二十年。
当然,谁也不知道,底舱的船工宿舍里,现成就安静躲着几十个“长毛”,是趁昨夜乘客们熟睡,悄无声息地偷渡上船的。也许昨晚有人听到动静,但都以为是湘军调动演习,迷迷糊糊中谁也不会去确认。
林玉婵按约定待在舱里,心情郁郁。
几个月后,此地生灵涂炭。
而船上众人兴高采烈地围观,遥想那困守孤城的“长毛”,宛若看着火锅里一块即将涮熟的毛肚。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国藩实在是战争罪人。
但,与此同时,他思想开明,慷慨资助西学人才,以一己之力,将洋务运动的进度条拉出老远。此后的一百余年华夏历史进程,都可谓深受其惠。
轮船缓缓将南京城抛在身后。远远的地平线上,一处军旗招展。那是驻扎孝陵卫的曾国藩帅营。
林玉婵朝那军旗遥望许久。
那个功过鲜明、毁誉参半、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物,第一次和她擦身而过。
--------------------
接下来,船停芜湖、大通。由于这两处并非开埠港口,外国轮船禁止停靠。
露娜降下米字旗,升铜钱旗,顺利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