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凤毛发消息前他已经听Bill说了。《玩耍》为美国版重新拍了一个结局,从“主角孩童在大雨天奔跑出去却惨遭车祸”改成了“孩子父母幡然悔悟一家重新其乐融融”,然而,孙凤毛没想到的是,美国版在改结局后竟被定成儿童影片,环球影业带着《玩耍》参加在Boston的电影节,可组委会却让《玩耍》入围了“儿童片单元”,最终,文艺影院都没购买,美国票房惨淡,而欧洲的销售公司看到以后失去了兴趣,没有继续宣传《玩耍》,而是选择宣传别的了,《玩耍》被扔进仓库。
《玩耍》因为更改结局竟遭遇了全球溃败。
而谢兰生的《生根》则在文艺影院颇受好评。
“……”谢兰生把BP机放下,暂时不想回孙凤毛,再次想到那个男人。
他想起来,莘野曾经对他说过“会后悔的,那什么毛”“为了迎合市场改掉自己最大的特色,把自己的产品变成庸庸碌碌的东西,他总有天会后悔的。”
莘野再次是说中了,和以往一样。
在黑夜中,谢兰生小腿的剧痛再次袭来。
他不能对父母说疼,也不好对朋友们说,他在医院病chuáng上面首次感受如此孤寂。
谢兰生因独自住院而放肆地回忆莘野,他仰躺在枕头上面,想着那个唯一对他说过“爱”也说过“心疼”的人,也不知道是因为疼,还是因为什么,两滴泪就顺着眼角滑下去,他叫:“莘野,我疼……”
空dàngdàng的病房里面没有回答。
谢兰生想,反正莘野也不知道,他怎么样都可以,于是双手揪着chuáng单,望着天花板,一声儿又一声儿地唤:“莘野,我疼……”
作者有话要说:
张艺谋在1999年参加戛纳时曾被要求用《我的父亲母亲》代替《一个都不能少》,因为认为后者宣传政治,张艺谋跟戛纳掰了,一个片子都没有送,但是,也有些人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真的不大喜欢提zz,但90年代独立电影这又根本绕不过去,电影局的态度,电影节的态度,幸好后面就没啥了!
第39章 《圆满》(三)
小腿的伤康复以后, 1995年, 谢兰生又拍了一部电影, 而后照例在咖啡厅一场一场给顾客看,对于比赛兴趣不大,反而是他潇湘厂的老师李贤在威尼斯拿下一座“金狮奖”。
也是在1995年, “电影导演”出路多了。1993年1月电影改革却并没有挽回颓势,当年观影人次下降了60%,电影票房再次下降了40%, 16家国营的制片厂纷纷裁员、卖地卖房, 同时,为与大片直接竞争各制片厂先后“合拍”, 或与香港合拍,或与美国合拍, 玩儿资本又玩儿不过,收款困难, 举步维艰。于是,民营公司开始出现,自己筹资自己摄制, 过制片厂的审核流程, 卖制片厂的电影指标——民营公司想赌票房,国营大厂想求生存,双方可谓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