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魏元忠老目圆瞪,哪里想到太平公主会如此直截了当毫不作伪,他做过几朝宰相,哪儿还不知太平公主在打什么主意,忙大礼跪首道:"但凭殿下吩咐。"
宋玉不知正是自己的直接让魏元忠察觉到她的决心,反到是被他这么好相与给弄的愣了愣,看来婉儿点的人,果然是格外好用的。伸手扶起他,说道:"我只需魏相动一动笔,给武三思敲一敲警钟,陛下自会按下您的奏疏。"
魏元忠立时明白,目色坚毅的道:"老臣这就起笔,哈,武三思的末日终于到了。"
回了府,宋玉颇感劳累,当真是动脑子比动体力要累人多了。
躺在chuáng上望着看不清楚的房梁,宋玉有种把历史握在手里的感觉,仿佛是她在铸就着这段岁月,这个轨道已经开始运行,停也停不下来了。她能做的,就是在其中加一个扳手,到了合适的时候,让它换一条轨迹。
翌日,三品以上高官参朝之日。
上官婉儿上书开修文馆,置学士百人,广招天下词学之臣,大唐诗风盛行,文臣莫不附庸。而李显则想效法武则天纳北门学士,当即准奏。
上官婉儿又向韦后进言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她私下已先告诉韦后唯有如此,才能为她未来成为女皇铺平道路,于是韦后在帘子后头对此表示赞同。
上官婉儿再请求提高公主们的地位,希望大唐的公主们能像皇子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安乐公主是最激烈支持此项提议的人,公主无论怎样显贵,若不能与皇子平等,也便无法拥有未来,即然皇后能做天下的皇帝,那么公主也就可以做皇位继承人。
朝里的消息雪片般飞到太平公主府。
宋玉躺在斜塌里,一边听着怜儿的禀告,耳边环绕着青儿诵读之声,一边笑意浓浓。
婉儿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看似简单的三项提议,却点燃了各方势力的熊熊烈火。
她的建议,不仅煽风点火着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更达到了她想要的目的。因为她的提议,不仅仅只是适用于安乐而已,而韦后,欲望膨胀到一定的时候,野心越大,末日来的便越早。同时,李重俊,李唐子孙,都因这次的朝议有了更深的危机感。
宋玉深吸了口气,凤眉微蹙。
只是这样一来,恐怕那些一根筋的史官笔下,又会记下上官昭容借此讨好韦氏、安乐、李家的诟病了。
宋玉佩服婉儿的谋略,她才是那个雷厉风行,做事果敢的人。
婉儿制造了天大的机会给她,她怎能不好好利用呢?
宋玉把chun妈叫过来,告诉她说:"十五在公主府设宴,帖子发到所有三省京官府上,一个都别落下。"又招怜儿过来吩咐她去请李显、韦后、安乐和武三思。
宴会之日还未到,太平公主府已是车水马龙,朝臣们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宋玉在现代的jiāo际手腕大派用场,觥筹jiāo错里,已看到了臣子们对太平公主复出充满着信心。
宋玉晃动着夜光杯,嘲讽着自己原来骨子里还是很擅长过这种迷醉生活的,只不过与现代的她不同,此刻她虽身处歌舞升平里,但脑子却格外清晰无比。
一连许多日,公主府都是夜夜笙歌。
宋玉想婉儿,想极了她,可她知道自己不能丢下眼前的一切去见她,婉儿在宫里奋斗,她也必须在这里努力。
"殿下,您怎么流泪了?您已经好些天没认真睡过了,不如早点休息?"chun妈担心的在她耳边说道。
宋玉茫然未觉,下意识的抹了抹脸,笑道:"我没事,说吧。"
chun妈看了看殿堂里的推杯换盏,低声说道:"临淄王来了,眼下已在内堂等候。"
宋玉惊醒,起身大方的向众人告罪,转入后殿直奔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