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台上的官员宣读完上午的比赛分布情况便退下台去,立马有吏部的小吏开始布置第一局所需的文房四宝,书桌之类的用具。不多时,台上便布置好十二张条案,案上摆放着笔墨砚台,却没有任何纸张。
台下观众议论纷纷:不是比书法么?没纸怎么写?还是这次的书法比试跟以往的不同?
"请众选手就位----"作为司仪的礼部官员高声喝道。
唐礼乐与众人一起信步来到台上,随意挑了张条案,站定。
"本局书法比试,不单比试参赛者笔力,还增加一项轻功。大家请看----"司仪抬手一指,烨正门上高高竖起十二根长约两米的木桩,木桩顶上挂着一幅杏huáng色卷轴,在司仪的示意下,木桩下的士兵一拉卷轴上的丝线,十二条卷轴便齐齐打开。看样子,是要让参赛者将比试的内容写在卷轴上啊!
要知道烨正门城楼高四米多,加上两米左右的木桩,两者相加,得有六米多。这,要如何写字?
看到这等场景,参赛者中有人懊恼叹息着,有人微笑从容,丝毫不见难色,也有挑眉傲然,鄙视那些面现难色的参赛者。
"本局比试,写一幅对子,内容不限,时间为一炷香,比赛现在开始!"
"哼,不就是写几个字么?磨磨唧唧的,真不爷们儿!徐某在此抛砖引玉了!"一位身形高挑瘦削的年轻公子,说话时手中摇着折扇,语毕,"唰"地收回折扇,右手出手如电,将大号羊毫毛笔在砚台中研好的墨中轻沾,而后抬起右脚踏上条案,借力一跃,瘦削的身形便如冲天而起的大鸟,飞纵到一个木桩前,唰唰唰几笔,一气呵成。身体在空中侧身旋转几圈之后,稳稳地落在方才所站之处,深深地呼出一口浊气,整个动作潇洒飘逸,惹人眼球。
"好!"外围观众只看热闹,潇洒的身姿自是赢得满堂喝彩。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好对好对!不愧是麟州第一才子,果然闻名不如一见啊!"说话的是国子监祭酒胡国兴,这位胡大人年约五十,须发花白,此时正抚须笑叹。
"胡老谬赞,子牧献丑了!"徐子牧说完之后便退下擂台,回到座位上安静地坐着。
"既然徐兄已经出手,那在下也不藏拙了,各位请看!"赵麟一双大掌齐齐拍在条案上,案上笔墨起飞,此时赵麟右手一挥,jing准地握在毛笔上。此时笔上已沾满了飞溅起来的墨汁,赵麟一个纵跃,便上了四米多高的城墙,双脚点在城楼上再向上一跃,短时间内凌空而行,大笔几经挥舞,片刻人影落下,一幅对联又新鲜出炉!
"‘茅屋寒舍容纳宇宙万象,土门短窗洋溢日月之光!’好好好!"此次仍是那位胡大人发言,道:"此对反映出寒门学子广阔的胸襟,包容万物的豁达气魄和积极向上jing神,好对啊!赵公子不愧寒门代表,更难得的是文武兼备,当得起人中龙凤四个字!"
第八十二章
德州的赵麟公子,出身贫寒,这是他参加初赛的时候礼部官员便知道的。本来想把他刷下去,但他外貌俊朗不凡,加上他一身文采武艺,这样的人迟早是要发达的,所以,便让他进了复赛,果然不负众望,一路杀进决赛,看他身手,如果没有国师,拔得头筹也是有很大的机会的!但世上没有如果……
"两位公子都开始了,我们也就不啰嗦了吧?咱一起来如何?"杜成铭也不啰嗦了,这么点儿小事,磨叽个什么劲儿?速战速决为上。
剩下几个有功夫的都点头应和,有那么几个纯粹从文比复赛上杀过,堪堪挤进来的才子们却只能望轴兴叹了。没有一身好功夫,只能放弃这一局,后面还有五局,还是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