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然而少年在电影中的结局, 却是面对世俗的压制无力抗争, 不舍心中的音乐梦, 最终从高楼上纵身一跃。
傅今歌在电影中最后一幕,被银幕永远定格的那双纯净又满含破碎和绝望的眼神,就如同一柄举世无双的利刃,帮他一举斩获了金雀奖最佳新人, 也成为了这一奖项最年轻的获奖人。
为他颁奖时的致辞是:
当之无愧,前途无量。
但圈内谁也不知道,当时登台领奖的他,却因为这个角色看了足足半个月的心理医生。
他在中戏的恩师了解了这个情况后,给他开了个药方——
在生活里,给自己找个锚,以作出戏之用。
这种做法无疑是“体验派”演员最常用的,锚可以是一本书,一个习惯,甚至一个人。从心理层面定位自己的本性,防止迷失在演过的角色情感之中。
傅今歌最终选择,将唱歌作为自己的锚。
可是就在他确定了自己的“锚”之后不久,科幻大片《盗梦空间》震撼上映了。
傅今歌在电影院里,看着电影里主角用来区分现实与梦境的陀螺,一时悚然,汗湿衣衫。
每个盗梦人都有一个图腾,用来区分现实和梦境。
这和锚何其相似?
电影的结局又何其恐怖?
做了一夜噩梦之后,傅今歌决定给自己的锚上一重保险——将自己唱的歌上传到了网络一家音乐网站上,这样方便将来随时可以听到自己唱过的歌。
注册id的时候,他慎重地打下了“今鉴”二字。
“鉴”者,映照自己的镜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