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点了点头道:“却是她偶然得之,只是这工程巨大,臣忧心将国库掏空。”
唐太宗得意笑道:“此事无需担心,朕将于明日早朝与朝臣共同商议,成与不成,再做定夺!”
虽然唐太宗嘴上是这么说,可殿中几人都瞧的出来,唐太宗已然决定gān这一票,只因兹事体大,故而需要明日走个过场。
次日大早,唐太宗于朝中道出要在大唐各道各州建造书馆一事,使得天下万民,都能开智,受到教化。
唐太宗尤其厉害,他丝毫不提世族门阀,也不提寒门学子,只说什么大唐会读书写字的百姓不多,有失大国体面。理当如圣人孔夫子一般,有教无类,传播文化,建造书馆的目的便是为了让百姓们有书看罢了。
此等好事,以孔颖达为首的老儒们,纷纷出列举手赞成,房杜二相也无异议,诸多天策府旧臣也已知晓唐太宗用意,纷纷赞同,长孙辅机也紧随其后附和。
文武百官中的大人物们一致赞同,那些于朝中颇有地位的五姓七望压根无力制止,只能低头擦汗。
终是一谏官出列道:“陛下,这建造书馆一事确于国有利,可工程庞大,大唐国库有亏啊!”
唐太宗听闻此言,却是大笑:“无碍,我大唐qiáng盛,几百万余钱还是有的,此事无需你等操心。另外,韩王妃房遗玉已然将印刷之术改良,于印刷上也无难处。”
有了隐太子留下的宝藏,唐太宗便如bào发户一般,财大气粗。
当建造书馆、改良印刷术这二事传开之后,造成的反响着实惊人。
尤以那些痴心学业,却无钱买书的寒门学子,更是大受震动,使得房遗玉于寒门学子之中,那地位蹭蹭直上,成了人人敬仰的大人物,几将她视为亲妈一般。
想读书,却无书可读的境况,房遗玉从未遇到过,然而于古代却是常有之事,尤以那些出身于寒门的学子,大多如此。
第270章 曌儿登门
寒门只是一个统称罢了,泛指家庭贫寒,寒门学子便是生于贫寒百姓家的读书人,他们往往有心向学,却无钱财支撑。
房遗玉的书馆计划、廉价纸张以及活字印刷的问世,给了寒门学子一个翻身的机会,给了他们改变人生的希望,这般恩情,于广大学子心中,无亚于生养之恩。
那感觉房遗玉无法理解,可这恩情,她走在街上都能感受到,识得房遗玉的学子们纷纷近前行礼问好,有些话虽未明说,可房遗玉却能感受到对方眼中的异样情绪。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