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看着二兄,房遗玉一双桃眸尽泛光芒,这般肉装坦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陌刀将,战场之上谁是敌手?
虽说吐蕃举兵来犯,可大唐也绝非什么软柿子。
先前唐太宗与房遗玉沟通过后,便将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召集入宫,共议作战事宜。
文武百官,齐聚太极殿。
唐太宗道明来龙去脉,百十号重臣尽皆答复:“当死战!”
即便是魏征那些文官谏官,也纷纷挥拳拨袖,恨不得自己提剑请战。
此乃大唐,巍巍dàngdàng。
虽说国泰才能民安,但大唐威仪远胜一切。
既然吐蕃有胆挑衅,那自是要承担大唐的熊熊怒火。
当下众臣所议之事,乃是派出何人领兵亲征。
魏征提议吏部尚书侯君集,长孙辅机也是出言附和,多数人也俱是赞同。
眼下除去军神李靖,也就只有侯君集这位军神弟子,最有资格领军西南。
可唐太宗的心里却并非这般认为,用人之能,他堪称皇者之首,对臣下品行了解甚深。
侯君集虽为百战名将,可他更善于正面破敌,往往无坚不摧,战无不胜。也正因此,他为人骄傲自大,任性妄为,绝对不会将房遗玉的计策如实实施,并非此番领兵最适合的人选。
想到这,唐太宗又将目光转向了李勣,李勣用兵诡诈,灵活多变,并且善于纳谏,却是此番统军的上佳之选。
正在唐太宗苦愁如何提议李勣之际,房玄龄却已看破了他的想法,上前一步笑道:“我大唐志在北伐,小小吐蕃岂须动用吏部尚书?况且君集贵为吏部尚书,断不可轻易离职。故而臣提议左屯卫大将军李勣,懋功用兵灵活,善于当机立断,可担任此番统军之主帅。”
杜如晦紧随而出,拱手道:“臣附议!”
房杜二人贵为左右二相,于朝中势力不俗,有他二人开头,党羽之众紧随其后。
唐太宗对此甚是满意,当即笑道:“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