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天晚上回来得太晚,梁家不放心他,一连好几天都把他拘在家里剥花生,连门都没让他出过。
许鲸晚上虽然会出去找食物,但山地地形太复杂,他一个一米出头的小孩,在完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上山太危险,只好暂时在野外打转。
野外的食物其实不太多,经过他们十多天的翻找,已经找不到什么能入口的东西。
河里的鱼倒是能抓一些,但其实河鱼比较腥,寄生虫也多,必须煮熟了才能吃。他们现在煮鱼只能放一点点盐,煮出来的鱼并不怎么好吃。吃一顿两顿还可以,多吃几顿,许鲸跟齐云至都不怎么吃得下去。
许鲸有点惆怅,每天扣着手指打算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仁源生活区跟全国一样,都是九月一号那天开学。梁大石与梁二妹两人背着书包,带着米粮,走路去禄瑜生活区上学。
他们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都需要住宿,每个星期五才回来。学校没有食堂,只提供蒸饭服务,学生需要带上米粮,到学校后自己淘好米放到抽屉里蒸。
不仅米粮,他们去上学菜也需要自己带。
一般而言,他们会带比较耐放的菜。家庭条件差一点的,会带辣椒酱,炒好萝卜gān、酸菜和菜gān等,家庭好一点的则会额外带点腊肉、腊肠、咸鸭蛋等比较耐放的荤,有时给自己加餐。
这些菜都要吃一个星期,从星期一吃到星期五,必须得耐放。
与初高中生相比,许鲸他们要幸福得多,仁源生活区就有小学,从家里到学校,路程不超过十分钟。
郭英贞带着许鲸跟小宝去报名,许鲸那头早就打好了招呼,他一上学就读四年级。
小宝则从一年级开始读起,他学前班也在仁源小学读,对校园十分熟悉。
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仁源生活区里面的居民,郭英贞跟他们都认识,简单打个招呼,郭英贞把许鲸放到四年级的课室,牵着小宝去一年级报名。
班上的孩子早就听说梁小宝家那傻子病好了,但没怎么接触过,都很好奇。见许鲸进来,他们偷偷拿目光打量许鲸,恨不能在许鲸脸上看出朵花来。
班主任姓谭,上面调下来的一位老师,他见许鲸的年龄和班上孩子差不多,没特别在意,把他编到前排,安排他坐好后就开始上课。
小学的课程不多,语文、数学、自然,外带少量的音乐、美术、体育,体育课就在课室的操场上,通常老师点一遍人就让他们解散。
仁源生活区家家孩子都多,生活又困难,家长们一天到晚在地里侍弄庄稼,对孩子难免照顾不到,大部分家庭对孩子都采取放养形式,这些孩子放学做完家务一般在生活区内跑跳疯玩,家长也不怎么管。
许鲸有上辈子的记忆,心理年龄在那,不可能真和小学生一样疯玩,不过他成绩好,每次作业都能拿一百分,没几天,周围的小同学看向他的目光已经隐隐带着崇敬。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