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听他这么说皇帝的脸色缓和一些。
大皇子在一旁道:父皇,眼下看来,荀飞光与沈歌已有不臣之心,我们派人去将两人拿来?
谁去拿?
大皇子立即跪下行礼,儿臣愿领这份差事!
蠢货!皇帝毫不客气地怒斥,你拿什么去拿?荀飞光在军中待了十几年,根深蒂固,你拿什么去抓他?先不提是否会走漏消息,就凭他那打仗的本事,你真能拿住他?若拿不住,他架船一出海,你可有把握将他绑来?
这自然是不能的,莫说帮荀飞光,纵使在沿海闹的那些洋夷与倭寇,大燕与他们对峙那么久,都绑不来几个。若荀飞光真反了,学洋夷与倭寇在海外岛上一盘踞,后患不下于放虎归山。
大皇子被训一通,如同鹌鹑一般缩在一角大气不敢出,二皇子见状亦不敢出声,大殿内一时静默。
良久,二皇子小心开口,父皇,我们就这般算了么?当未看到未听到?
皇帝一挥手, 蜂虿入怀,岂能姑息?
两位皇子终究没能问出什么,只能小心退下,回去找幕僚商量。
沈歌在开chūn时招收第一批学生,这些人全来自清凌卫以及百里宜手下的伙计,其中还有荀家收养的孤儿。
人不多,不过两百零三人。
这些人当中,有一百五十人入了军学院,三十人入商学院,十八人入工学院,五人入农学院。
在一般人心中,种田谁都会,压根用不着特地làng费银钱学,白花花一年二十两银钱,可不能就这般làng费。
沈歌原本想将农学院取名为生物农学院,明面虽说是学农,但与一般的农业仍有比较大的区别。奈何这年头压根无生物这个概念,沈歌估计短时期农学院也不会有太大进展,便按下不提。
学生选的科目沈歌并未做调整,他们愿选什么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