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晋烬 > 第四十七章:阴兵

第四十七章:阴兵

在粮仓附近游荡未去的浮萌流氓本想凑过去看热闹,见到此情此景,纷纷以为闹鬼,而且还是前所未有的阴兵过道!一个个误以为黄泉大门开了,撒开两条腿没命的逃跑,想离那队伍越远越好,最后他们一个个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瘫在野地里动弹不得,才朝着那“阴兵队伍”的方向吐唾沫,免得沾了晦气。

由“阴兵厉鬼”组成的火龙来到大门外,守仓的王家人连忙开门,放他们来借粮。

涿鹿仓是座大粮仓,建得极为严实,本体就修得像一座坞壁,六个方形仓作为坞壁的核心,被护墙、望楼与角楼重重围裹,不留半分破绽。

方仓本体高可二三层楼,飞檐瓦顶以防雨,二楼开窗,墙体高处开通风口防潮,可谓考虑周到,特别是防盗方面更是如此——方仓的一楼是没有门的,二三楼另开一门,通过附着在粮仓外墙的斜坡或楼梯通往地面,人无论是往仓禀内倒粮食还算搬粮食,都只能通过这一条小路,先抵达二楼,才能进仓。几个全副武装的守卒只要护住楼梯,一般的盗贼就算能翻过坞壁外墙,也休想搬出粮食来。

当然,辟邪措施也少不了,仓门上有雄鸡与门神,大门上泼了狗血,紧要的地方摆了桃符,插了辟邪的茱萸,砖与瓦当上有除邪驱鬼的方相等神明。

可这些措施这防得住人心中的鬼,防不住化妆成鬼的康朱皮,就像涿鹿仓坞壁墙再厚,防御再严实,也防不住有人从里面开门。

阴兵入仓,开始搬粮,披头散发的鬼面红巾骑在墙外巡逻,康朱皮安排的前巫师们重操旧业,一边跳着奇异诡谲的舞蹈,一边吹着哀伤刺耳的唢呐,呜呜地哭号着,威慑着可能过来的冒失人。

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康朱皮的人,还是祁种民或寇肃之的人,都还有些害怕,毕竟自己在扮鬼,同伴们也在扮鬼,这大冬天又冷又黑,举目望去全是披头散发的无脸人,任谁都要心里发抖。

咱们这么搞,会不会真的招来什么污秽之物?

算了,算了,还是相信康神仙吧,康神仙说这次能行,不会出事,那就肯定没事,咱跟着康帅往前走就行。

大家心中都在打鼓,康朱皮的部曲可以靠迷信“战帅”康朱皮和李丹英来壮胆,祁种民的“莫护跋军”则靠她指挥若定的个人魅力与本身素质来约束,倒是寇肃之与广宁王氏的人被诡异的气氛影响,效率大为降低。

这时康朱皮的丁队表现优异,他们在不信鬼神的队长王钧,与铁了心执行康朱皮任何命令的赵桓两人的指挥下,像上了发条一般搬粮,其余人望着丁队平安无恙地搬出一石又一石的粮食,想着它们很快就要归己方所有,喜悦与占有欲很快压倒了恐惧感,手脚重新灵活了起来。有人还忍不了从进出二楼的速度,索性用铁锤与铁凿在粮仓墙壁上开洞,直接进一楼搬粮。

搬运过程中,康朱皮还有了个重大发现:仓内提升转运粮食的平台居然是机械制动的!

木制平台与绞车相连,绞车上还装着个显眼的铁齿轮,还有配套装置,只要一个人转动辘轳柄,带动铁齿轮及传动装置,就能让平台升降到合适的位置。康朱皮赶忙喊来亲兵头子康矛,指着那几台绞车,垂涎欲滴。

“阿矛,咱们搬完粮食后,得把绞车拆了!以后肯定用得到。”

折腾了一夜,到天色都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每头牲畜和每辆大车都装得满满当当,许多人还肩扛了不少粟麦,还拆走了两台绞车和所有的铁齿轮,康朱皮方才意犹未尽地收队,让各什长队长点了名,避免有人乱跑掉队出事,又和祁种民各留下一队骑兵扫尾——洒下许多麻纸与黄符做的“厌胜钱”,还留下魂瓶、镇墓偶等物来唬人,随后便一把火烧了涿鹿仓,各自散去......

阴兵借粮,烧尽涿鹿仓,只余遍地厌胜钱的消息迅速震撼了广宁郡,并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周边的代、上谷、北平、范阳、燕等郡国,许多人都传说这是“去年地震、洪水、饥荒的死者死不瞑目,化为厉鬼回来取粮”的结果!

一时各种镇邪的道具,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或者神符,全部在各地脱销了,广宁的野狗被豪强各家彻底捕杀殆尽,用其血来泼门驱邪,结束了它们自去年以来的幸福时光,桃枝、茱萸和大蒜壳也被不明真相的豪强收集起来,堆在关键处避邪。

两郡太守还去请巫师,从郡县府库中抽调金帛铜钱,又杀猪宰鸡,大搞安魂祭祀来抚民,上谷天师道还趁机参合了一把,赚了不少钱。

而康朱皮则手握大笔粮食,大量募百姓、山民来坞,又加快了练兵的速度,他所创立的“元光道”也在物质丰富的刺激下进一步壮大,不少寇家的散方道人还主动来朱皮坞,听李丹英讲道,又去义舍吃饭,再出坞替康朱皮大搞宣传,他们打着饱嗝,称赞康战帅的品质,传播元光道的部分思想,双方都很高兴。

但好景不长,“阴兵借粮”弄得风声过大,尽管广宁太守的确和康朱皮等人原先计划的那样,不太想管此事,朝廷却不肯善罢甘休!

晋武帝的老同学,时任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护乌桓校尉、平乡侯刘弘派出帐下两位官员,参军陈非与牙门将皮初,让他们前往广宁郡督察“阴兵借粮”案。除此之外,他俩还得全权负责上谷灾区赈济,以保证春耕不受影响。

听闻这个坏消息后,康朱皮赶忙借着天师道仪式的机会,与盟友们凑在一块商量对策。

“皮初没怎么听说,就看他的官职,一个区区的牙门将,不算什么。”寇肃之的舅哥,广宁主簿王饶眼珠转动,仔细检索着知识。

“倒是那陈非,有点麻烦,听说他是什么,什么颍川陈氏出身,父亲是太子左卫率陈徽,伯父是中书令,叫什么,哎,应该再问问太守的。”

“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

“广宁太守有一卷书,记录了咱幽州重要官员和世家子弟的详略生平喜好关系,价值千金!我也有幸帮他整理过几次,妹夫,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

“什么太子左卫率?陈非他爹做的是啥官?”

“米大巫,咱大晋的天下只有一个太子,而太子的亲卫队长之一,就是太子左卫率。”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33看书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