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晋烬 > 第三十五章:元光(二)

第三十五章:元光(二)

李丹英理解的很快:

“人,元光流溢所生,命逝,亦即元光之流,人终有一死,此即天道,长生不死则是拒返元光。这、这、这就是你言下之意?”

“李天师果然聪明,一点就通......”

康朱皮很是高兴,差点把“宇宙中的物质总量恒定不变”这个科幻设定脱口而出,想了想还是不妥,便改口道:

“李天师说的一点无错,元光永恒流溢,而人能努力成圣贤,圣贤之人,死后返回元光,从而达到真正的永恒与崇高。而人求长生不死,不仅拒返元光,悖逆元光流溢之道,还贪墨财物,空费钱粮,耽误了其他人的努力,这怎么行?”

“那、那、那我以前也炼丹服食,怎么办?”

李丹英自从目睹了上谷饥荒惨状,便对修长生而登仙的理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故康朱皮所说恰好契合她所想,但她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她以前也沉迷此道。

“我不是反对炼丹术,是反对斥真金白银、民脂民膏而求个人长生,若炼丹是为了炼药治百姓,是为了格物致知以晓天地万物之道,那便是遵循元光之道,没有任何问题,就像《墨子》与道术联系紧密,对百姓亦有大用。”

炼丹术暗含着一定的早期科学原理,康朱皮也不准备一刀切,特别是李丹英的丹炉就可以当成早期的蒸馏器,既然她之前能用其蒸取“仙药符水”,康朱皮有粮有酒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点高度蒸馏酒的科技树,当然不是用来喝或者卖的,而是满足战地消毒的需求。

李丹英点了点头,两人讨论地气氛越来越热烈,接着准备给这种“求长生以至于悖道”的人扣上专有名词的帽子,以后批判类似的人或事也简单。

“邪魔?魔鬼?无光鬼?”康朱皮摸着下巴,又陷入了起名困难症。

“康胡儿,你、你、你怎么提西戎夷佛的说辞?我不喜欢。”

李丹英摇头,否决了康朱皮挪用佛教术语的想法,坚持要用道教“原生”词。她觉得既然既然人是元光所生,那些悖道逆德之人,光朴光气就会从他们身上逐渐流溢殆尽,导致他们最终坠入黄泉,先变为元光含量较低而无智慧的六畜。如还不悔改,就会化为流沙,直至被流溢之元光冲散卷走,沦为一片虚无,到了那个地步,既不再有生时的享受,还会被永远遗忘,“连鬼箓上都不会有记载”,不能再享受子孙的敬意。

“堕落的六畜、流沙乃至虚无么?”

康朱皮觉得这样也好,正好借着“人死后会化为流沙”这个话题,在元光论理论中补上死后世界这一环,尽管人死后究竟怎样,是个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完全无法证实或证伪的纯“神学”理论问题,但却给早期道教在理论上留下了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漏洞,给后续发展带来了致命的麻烦。

人终有一死,而对于死亡这个必然结局,古人很难理解,更难接受,也就愈发恐惧和迷信。有的人想逃避死亡,想求长生不死,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求长生都毕竟脱离普通百姓物质水平,并不能解决大众需求。

有人则基于现实人间,构想出一对美好与可怕对立的死后世界,例如“太平世”和“黄泉”,这本来是各民族宗教的必然现象,但道教又犯了康朱皮吐槽的“中国式实用主义神学”错误:

不要明天,不要后天,就要今天,恨不得一代人的工夫就建立人间道国,创好永恒太平世,天上神国与凡世人间合二为一,每个当代人在太平世里都能看到长生不老与永远太平的美好生活,李丹英搞什么李王降世也是基于同样的套路。各类民间宗教造反者不考虑社会生产力局限的乱来,最后自然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既然全体长生与人间道国都不可实现,基层只能继续流行各种迷信巫术,最后让轮回、地狱等概念趁虚而入,大量占据百姓的精神世界。

康朱皮觉得要严厉打击“轮回”概念,这不单为了应对将来“南朝四百八十寺”浪潮的冲击,而且“轮回”也容易成为一种精神麻醉剂,让人放弃今生的努力,靠献祭、捐纳、苦修等种种背离现实生产的行为,求下辈子和今生的“心安”。

既然没有轮回,那人生没有读档重来,也没有逆来顺受等来生的可能,所以才要继续“入世”。故康朱皮与李丹英商议之后,“觉得”人死之后有三种结局:

最好的结局是成为圣贤,或次于圣贤的存在,那些努力奋斗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就能返回被称为“太平世”的元光,补全一切凡世的缺憾,满足任何需求。

最差则是放纵自我,失去一切光朴,变成流沙,最后什么也剩不下。康朱皮把中国传统的阴间“黄泉”、“地下”概念做了修订,把里面蕴含的厉鬼、恶魂与暗无天际的黑暗等内容全部删掉,毕竟西晋相当一部分淫祀是以厉鬼孤魂崇拜为主,这都是康朱皮的打击目标。

“厉鬼精怪只是人对元光流溢之道的错误认知所化,而崇拜厉鬼更是让信众自身的元光流溢的愈来愈快,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而大部分的人,还有他们最关心的祖宗,康朱皮当然不会说“你们的祖宗不信元光,所以你们的祖宗在黄泉受苦”这种话,在资源远不够普及科学基础教育的前提下,为了争取大多数,必要的理论精神慰藉剂还是要给。

于是两人折衷一下,“格物致知”之后“得出结论”,大部分人死后,肉身与精气都会继续参与四季循环,继续万物生死,最终变为道与气的一部分,历经岁月洗礼,再次凝聚成纯粹的元光,返回永恒永在的元光,与先前抵达那的祖宗们团聚。

“就这样吧,将军!”

康朱皮将兵卒拱到李丹英的老帅面前:“元光之道流溢不止,当下足以编写成经的就这些吧。以后若是流溢之物产生了大变化,这经义自然要跟着变,所以,先写成这样,节约纸。”

“我输了。想不到这么短,我、我还以为要写几百卷经来阐述,节、节约纸是什么意思啊?康胡儿,你着实有趣。”

李丹英一如既往地干脆推秤认负,之后少见地笑了,接着说:“不过,我、我还有问题,末世之说,康、康郎君怎么看?”

“切,几百卷经,还不如弄死我得了。”康朱皮抓抓头发,也笑了:

“没有末世,末世只是流沙们用来吓唬凡人的,世道的腐朽、不公、混乱,只是流沙追求个人私欲而践踏他人努力而造成的,而不是元光流溢而成的结果。”

“那太平世呢?每个人,嗯,都能努力成仙的太平世,能、能建立么,要多久?”

康朱皮笑着,摆摆手,回答道:“能建立,但我不会预言一个未来的事件会具体在什么时候发生,这不符合流溢之道。”

“好吧,”李丹英不再追问,开始收拾棋盘,突然她想起了什么:“对了,那个谶言,我不准备继续传下去了。”

“谢谢,非常谢谢。”

“因为康郎君之说,总有一日,会比我的谶言还可怕。”李丹英忽然又笑了,康朱皮这才发现,原来她也会像他一样坏笑。

“切。”

“还有,”李丹英顿了下,清了清嗓子,深深地低下头,不敢看康朱皮,声音细如蚊鸣:“你受箓的时候,我也去,不、不、不,不是和你,喊上你阿姊。”

“诶?!”

——

阿弟扶住我的肩膀,吟诵着《密特拉·亚什特》的段落:“追随正道却被剥夺权利的穷苦人,若是向密特拉神祈祷,他们虔敬的声音将上达诸天,在大地四周回响,遍及七大国度......”

阿弟的明眸闪着深邃的灵光,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亚什特》的段落:

“他庇护百姓庶民,使之生活幸福,他确是众民幸福的捍卫者.......那天界的首领捍卫人们的善行......那天国属于贫困的百姓......”

最后,他望着我,我望着他,在那个他公布元光论神启的日子,我看到了他身披万道霞光,也记住了他说的话:

“是百姓黔首对公平、正义与富足之道的期盼,凝结成了密特拉神,而非密特拉神反过来将公平、正义与富足恩赐给百姓黔首......与其祈之,不如取之!”

——《米薇回忆录》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33看书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