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晋烬 > 第二十四章:天师

第二十四章:天师

据寇天师所说,“命籍”是天师道的重要“法器”,命籍记载了愈多的道民,就意味着持有的道士积攒了越多的功德,功德越多,道士就能获得更高的教职,也就是“将军箓”,从而驾驭更强的神兵神将。当然,“成仙”也是必不可少的奖励,谁功德高,教化了更多“俗民”,谁成仙后就能在天庭担任高位天官。

说到这,寇肃之便向康朱皮展示自己的“仙官七十五将军箓”,一旁的李丹英看得暗暗皱眉,因为如此年轻的道士受此等高箓,在她看来是“不合道法”的。

自汉末大贤良师张角与汉中张鲁张天师的地上道国覆灭后,各地的五斗米道/天师道、太平道反而如同水银泄地一般,遍布天下,各地有野心的道士都开始划分地盘,各自建立教团,自设教区“治”,自称天师或祭酒,自授符箓,自编经典。

各天师道教团都有一套教阶,有较为模糊的,也有较为清晰的,康朱皮曾在与李丹英的聊天后将其依严格标准粗略做了一个分类。基层是道民、箓生、道士,道民是普通信徒,只需要遵循一般道德戒律,进行早晚课仪式,并持各类符咒手书向道教神明忏悔祷告即可;箓生是准神职人员,像李丹英一样,从七八岁开始学习道教知识,到二十岁左右受箓,成为道士,从而具备了管理一方道民的初步资格。

而道士再往上就是各种等级分明的男女道官,祭酒、主者、天师、治头大祭酒、散官、保气、持气等等不一而足,往往模仿朝廷官阶而建。但“将军箓”一般是区分道官等级的通用标志,从一将军开始,初步提升。寇肃之这样的“七十五将军”再进一阶,得到“百五十将军箓”,便可以成为祭酒,真正统领一方道治。依李丹英所述,她所在的天师教团是拼读经修道的年限,一般没个二十年工夫是无法受此箓的。

“我教有律,教化三俗民为一功,三功为一勤,三勤可受一将军箓,我虽继先君之业做嗣师,可不受百五十将军箓,又怎么合道法,能服众呢?”

寇肃之越说越激动,原来他是急需“教化”一二千个俗民,来满足晋升祭酒的资格。可就他所说,由于文氏这样信奉巫鬼的豪强的阻碍,天师道在本地的传教并不顺利,一度爆发激烈冲突,被官府干涉和侯氏调停后才作罢。

“过了这许多年,先君,贤叔父们都放弃了教化俗民之道,沉浸导气、服食、房中以求长生。求长生也就算了,今年上谷大灾,我一位叔父同太守导气时还说,那些饥困而死的百姓是承负先人之过,是祖上行恶所至,凡是没有饿死的人,就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辈,一切都是注定好的,何必强求?只需要求长生而已。”

“这不瞎扯么,文氏没饿死,难道是他祖上积了何种大功德么,我看那饥寒百姓祖上也没干什么坏事啊?”康朱皮也无法接受这种观点。

“对啊!况且让道士都去导气服食炼丹,俗民哪几个人炼得起,找得到五芝黄金?长此以往,唯有富人奉道,而贫者不奉,如此道民不繁,道治萎缩,到时候谁人去削除六天故气?谁人请神将神兵来斩鬼除妖?此非经上所云,深怀至道,而闭绝不以相教示人,使人无所归,而断天道乎?”

越发觉得康朱皮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的寇肃之更高兴了,他振振有词道:

“我天师天官之道,不分华夷贵贱,康郎君虽是杂胡,但已契合大道!只要削除文氏,便是成将军业的大功德,纵使得长生,又哪比得上在皇天上帝、太上元君座下为一真将军!康郎君何不与我共创此大业?”

虽然康朱皮已经给寇肃之的指导思想定性为“传销入脑”,但论迹不论心,先打倒最落后的势力文氏,再论其他。既然寇肃之动机充分,双方当前利益相同,那么便可以引以为援,展开合作了。

康朱皮点点头,义正词严地说:“我已下定决心,与寇天师同讨文家。”

“好!我告诉康郎君内应是……”

“不,不必现在告诉我,”康朱皮打断寇肃之,因为他突然想起了一件要紧的事:“你与那内应单对单联系即可,在我真的兵临文氏坞下之前,不会与他联系的。”

“为何?”

“天师,你来之前,是否不知我烧了代王像?”

“不知,怎么了?”

“看来,我寨里进了文氏的奸细了。”

——

晋代豪强对庄园农奴的剥削极重,基本实行十税五的重税,严苛一点的庄园主甚至可以做到十税七。

而天师道的“天师治租”要远远低于普通庄园主,一般是十税二或者十税三,却又高于官方的三十税一、十五税一、十税一。

同时,每“治”所收租米或道税,七成归“义舍”共有,以此举办各类道教集体活动,并满足本治道民治病、饮食、丧葬和其他急迫需求;三成则成为天师或祭酒的个人财产,可以自行支配。

故庄园主出身的天师凭借低税和集体互助服务很容易吸引本地区民众入道,又靠其严密的教团组织度,在与其他非道教豪强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同时天师又能靠抽取道税而快速壮大,这也必然导致天师道大力传教设治,治越大,道民越多,天师所获利愈大,故无论夷狄华夏,男女老弱,贵贱尊卑,凡是能纳租米者,皆可入道。反过来,天师道以道士能获得神兵神将襄助,同时直接向世间最高的诸神明祈愿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比一般的巫术崇拜(详解见本书卷十四)更具有竞争力。

所以,以天师道为代表的各类打破基层地域、种族、阶层隔阂的非官方民间组织团体的兴盛,将很大程度上替代基层官府的管理职能,甚至成为实质上的地方官署,并最终威胁俗世君王的地位。

——《往事录·卷十五》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