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 > 第(28)章

第(28)章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柴永岱年纪还小,细胳膊细腿的没什么力气,摔了一束便得歇歇,他不好意思冲父亲和爷爷撒娇,便对在一旁摔稻穗的崔瑛说道:“我摔上一束就累得不行,那乡民一家子种上五六十亩地的,便是摔稻子怕也要摔上十天,晒谷子还得十来天,若中间下雨可就麻烦大了。”

“殿下心系百姓。”崔瑛说着,在心底转了一转弯,悄声问了在另一个桶上摔稻的柳方一些问题。

“怎么,阿瑛你又想到什么好主意了?”柳方兴奋道。

“我知道一种脱谷的机器,需要一点铁才能做,但脱谷的用时要比摔谷快十倍,而且不累人,一个妇人带一个小孩就能做。”崔瑛说道。

“阿瑛,你才收敛几个月?有什么好主意等你明年中了进士,到地方施政时再用,岂不是一项平白得来的政绩?”

“阿偃,为自己好收敛一些理所当然,可我不能明知道对农事有利的事还瞒着,多脱一天谷,就多一分粮食被雨水淋泡的危险,就可能是一家人劳作一年颗粒无收。我若为一点小名声就拖到数年之后再公布,那会有多少人家要生活困苦甚至卖儿鬻女?”

“那你在六安时没做过吗?如果做过,社稷坛里应当有啊?陛下每年都会令地方州府进贡最好用的农具及一斗收成最高田里的种子。而且好像还在寻找什么天阉水稻,可以说天下良种都在社稷坛啊。”

崔瑛忍住自己将天阉纠正成“雄性不育株”的冲动,简单解释道:“没铁。”

第21章 打谷

中原王朝自汉代开始,盐铁大多是由朝廷严格管控的,缺盐人会没有力气,是人生存必须的东西;铁则是制造兵器、打造铠甲的基础,所以要想买铁必须在朝廷规定的一些铁匠铺里,而且平民除了制式的农具不允许打制其它东西。

事实上六安县的铁匠水平连一口薄铁皮的炒锅都打不好,崔瑛能吃上炒菜还是在东宫托匠作监的福。像脱谷机这样需要一些连动装置的铁器,六安不能造也造不出来,但如果将图纸给皇帝就没问题了,朝廷自然会让司农寺与工部合作搞定这件事情。

崔瑛还是先请示了一下太子柴宗训,获得首肯后,在一群老大人不满地眼神下洗了手,寻内侍取了厚纸与竹笔画起了脱谷机的设计图。

崔瑛之前打造铁锅时与匠作监打了不少jiāo道,正好匠作监又接了修缮皇陵的部分工作,让他看到了古代画界图使用的画具,已经与西方的蘸水笔没什么两样了,完全可以线条流畅地绘制各种东西,比他之前削的竹笔好用不少。

设计图画的很快,脱谷机设计并不复杂,外面是一个大斗形状用来盛稻谷的木壳子,上面横架一圈木条,木条上钉上一排小铁环,下面用两根连杆和两圈皮带作成像脚踏式缝纫机那样的结构。这样只需要有一个妇人一边踩底下的踏板,一边用手握着稻穗来回滑动,不消一炷香功夫,那稻穗就脱得gāngān净净,如果有一个小孩子来回跑着帮忙递稻穗的话,就妇孺两人一天就能脱上好几亩地的稻谷。

这个机械制作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匠作监接到皇帝柴荣的通知,派了几个手艺jing湛、gān活利索的匠人过来,两个木匠带了些木板现锯现削不一会儿就将外框给弄好了。细铁丝要敲制起来比较难,还好匠作监里有现在的存货,现弯现钉也没用一个时辰。

连杆传动机构做起来有点难,主要是需要一根皮带连接才行。又赶紧叫人去找了府库找了存下来的牛羊筋,看能不能用,正当崔瑛打算如果动物皮太不耐磨就忍痛拿出自己好不容易搜集来的大鹿角藤胶制成的皮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柳方歪了歪脑袋看向崔瑛:

“只需要让这个木条制成的圆桶转起来就行了吧,为什么不做一个像小石磨那样能转的把手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