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顺是天顺宫的大总管,是李慕君身边的大太监,他跟着李慕君不到两年。按理他这样的贴身太监应该和李慕君关系极近才对,可是除了王嬷嬷,李慕君从来不让任何人贴身伺候。
张来顺的gān爹,也就是原来熙和帝身边的大太监张德喜,曾经私下里跟他说过:太子殿下自出生就不让人近身,以后也不大婚选秀,他的身体一定有什么问题。不过咱们做奴才的还是不要太聪明,记得永远不要试图贴身伺候,反倒是要小心避开,免得知道什么不该知道的。张德喜比了个杀头的手势
能认皇帝的心腹太监做gān爹,张来顺自然不笨,所以他一直尽心尽力当好自己的差,却从不靠近皇帝。
摄政王被罚,张来顺看的很明白,就是因为他把皇帝揽住了。可是看皇帝的意思似乎有点后悔,张来顺一琢磨,抱了季贤达的狐裘走过去。
"王爷,这天有些冷不如把裘衣披上。"
"张公公费心了。"季贤达笑着应道。
张来顺一边把狐裘给季贤达披上,一边劝他:"王爷心里也别恼,咱们万岁爷性子好着呐。"
心上人被称赞,季贤达脸上又多了两分笑容。
"王爷跟陛下处的时间短不知道,咱们万岁爷是个极重规矩的人,只要按着规矩来,陛下是从来不发火的。"
"多谢张公公美意"季贤达嘴里客气心里却想,怎么才能光明正大抱在怀里不被罚呢?
新年的味道还很浓郁,大街小巷的的人们穿金戴银焕然一新,满脸笑容的走亲访友。不过这会的年礼多半都有灯笼,拜年的那一拨已经过了,如今多半是追节的。
大伙来来往往道万福贺新chun,顺便聊些京城里最新鲜的八卦,如今京里最大的八卦就是:摄政王忽然重病不起,几天内国公爷招了京城的所有的名医,就是查不出病因,眼看着不行了。
这消息来势凶猛不过三五日,京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是杨士诚也亲自上门探望。李慕君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正在皇城西边丰顺园的田里练习扶犁。
还没有开chun地还是上冻的样子,可chun耕祭先农是大事,预兆这一年的农事是否顺当,李慕君怕到时出了意外,因此命人挖开地她早早练起来。
chun天的时候,耕牛遍地走,农人们一手持鞭一手扶犁看似轻松惬意,其实自己做起来却很难。用力轻了犁头会扎到深处,牛拉不动;用力重了犁头会翘起来,牛吃力轻就会走快,后边扶不好,犁刃会划破牛腿,地也翻不透。
李慕君两条胳膊都僵硬成一团,犁过的地歪歪扭扭深深浅浅。
"陛下,摄政王忽然重症垂危,镇国公季雍来请太医。"张来顺过来小心的禀报,心里着实感叹,前几天还是生jing虎猛的人,几日不见竟然垂危!
"吁~~~"李慕君停住牛,把鞭子和犁jiāo给过来伺候的太监,走到田边接过宫女奉上的布巾擦擦汗,想了想换上沉重的表情说道:"着太医院钱院判亲自去看,并且传朕旨意让摄政王好生将养。"
李慕君演完,觉得自己对季贤达算是仁至义尽了,结果跟钱院判一起去传旨慰问的刘喜子回来禀告说:摄政王见了自己激动不已,不小心喷出一口血来,钱院判也束手无策……
李慕君面无表情的听着,一口血喷出来,ji血?
"王爷说他怕是时日不多,不能长陪陛下左右,想求一件陛下长戴的东西,将来百年之后陪着他留作纪念。"
……李慕君
刘喜子觑觑皇帝没有表情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几天不见,王爷脸色蜡huáng蜡huáng的躺在炕上,一口血喷出来也顾不上擦,拉着奴才只问陛下好不好,每日里有没有按时用膳。国公爷满脸颓废,国公夫人哭的泪人似得,真的好凄惨,王爷却心心念念都是陛下好不好……"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