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帝王路 > 第(11)章

第(11)章

兰太后被说中心中最隐秘的想法,气的拍案而起:"季贤达,你太放肆!"说完才想到自己反应过度,连忙转向李慕君。

"陛下,咱们母子十多年,你知道哀家的心思,只想早点含饴弄孙再没有别的。如果陛下不满意哀家和杨大人的安排,只管说陛下的意思。"

李慕君慢慢地站起来神色平静的说:"季爱卿慎言。"

"是"季贤达也站起来恭敬的揖手。

李慕君先走到杨士诚的面前扶起他:"父皇龙御归天后,朝政都仰赖大人。爱卿的功绩自有后人评说,杨大人不必为摄政王的无心之语,惶恐。"

"陛下!"杨士诚听得几乎落泪,都说他贪权,可是谁能明白他的苦心和忧虑,如今幼主竟然能说出功绩自有后人评说的话来。

"朕都明白,摄政王是武将没有理过朝政,母后又一直身居后宫。杨爱卿是怕他们万一乱了朝政……"

李慕君还没有说完,杨士诚涕泪满面的双膝跪倒嚎啕大哭。自己像是被驾在火上烤一样,既怕不懂的人乱了朝政,忙着霸住朝政,别人都淡然了,又怕自己权力太大被皇帝清算,日日夜夜焦虑难安。

多少人以为他贪权,没想到看透自己苦衷的竟然是年幼的皇帝,杨士诚跪在李慕君脚下:"陛下,老臣心里苦啊……"他像是溺水的人遇到浮木,一把抱住李慕君的脚踝,伏在地上哭的不能自已。

"要不是先皇的嘱托,要不是担心陛下,老臣宁愿去给先皇陪葬,也不想这样日夜不安。"

被人抱住脚踝,李慕君僵硬了一下,她又弯腰去扶杨士诚:"杨大人起来说话。"

自从熙和帝归天,杨士诚看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可是内里的煎熬确实说不出口,今天终于有了知音,怎么也要哭个够。

季贤达看不过眼,走过来一把拉起杨士诚:"好歹也是朝中首辅,在陛下面前这样仪容不整算什么?"

被人粗bào的的拽起来,杨士诚也不好再赖在地上,旁边自有宫女送上帕子。

李慕君反身坐回上首,开口说:"杨大人是父皇看重的臣子,朕自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可是父皇信重大人,大人却不相信父皇。"

杨士诚一脸急色,想不通他怎么会不相信先皇,先皇对他有知遇之恩他万死难报。

李慕君抬手止住杨士诚要说的话,接着说:"如果杨大人相信父皇,就会放心摄政王和母后一起理政。杨大人是文人首领,可摄政王是武将翘楚,母后治理后宫三十余年可曾出过一点乱子?"

"先齐家,然后才能治国,杨大人未免小看了母后的智慧,至于摄政王,他十五岁开始,在北境号令三十万大军……"

看着杨士诚又要说话,李慕君继续抬手止住:"不仅三十万大军,军威赫赫,就是北境的人口也比三年前多了一成,杨大人真以为他只有蛮武不懂治民。"

兰皇后神色温和,就算听到李慕君说她的功劳,也没有什么变化。季贤达挑起一边眉毛:这小皇帝知道的挺多。杨士诚听完神色恍然。

"所以,杨爱卿是没有体会父皇的意思,才让自己劳心劳力还煎熬不堪,朕看着都于心不忍。"

杨士诚眼含热泪:"是老臣愚钝,没能体会到先皇的睿智。"

李慕君神色温和的劝慰:"如今大人明白就好。依朕看,母后和杨大人提议重开上书房挺好,不如朕每日辰巳跟候太傅读书,未申健身炼体。每五日开朝会朕旁听政务,届时母后垂帘,摄政王也会上朝,这样杨大人也不必把万里江山一人扛下来。"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