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33看书网 > 玉台娇 > 第(10)章

第(10)章

淑秋跟在若华后面,若华觉得踏在这路上,一步比一步沉。这里与她而言,是涅槃之地、是梵天净土……

连云庵的饮食、起居都是庵里的姑子自己动手,若华与淑秋到了门前便见一姑子担着水桶去挑水。

若华上前问道:"这位师父,请问妙月师太可在庵里?"

那姑子想了想道:"妙月……?施主,连云庵没有妙月师太这号人。庵主是妙云师太,兴许是您记错了。"

妙云,若华自然识得,连云庵的庵主,妙月的师姐。

若华想,妙月喜爱游历四方,这小姑子兴许没见过妙月。于是,若华跟淑秋俩人便去寻妙云师太问问。

妙云跪在观音娘娘佛像前诵经,若华上一世初见妙云之时,她已经风烛残年。现在跪在佛像前的妙云,也就三十来岁。

"妙云师太"若华轻声唤道。

妙云闻声,停止了诵经,也没有看若华:"施主若是要进香,在右边的案上取便是。"

若华道:"我是来找妙月师太的。"

妙云从蒲团上起来,对若华道:"施主,连云庵并没有妙月师太这个人,不知是不是你记错了?"

若华觉得不可思议,急问道:"怎会没有?就是您的师妹,师太你再好好想想。"

妙云还是摇摇头:"出家人不打诳语,我师父就我这一位弟子,况且庵中也没用叫妙月的。"

妙云的样子不想说谎,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会是没有这个人?

若华对着妙云躬身行揖:"或许是我记错了,打扰师太了。"

妙云笑了笑:"无妨。"

当年,若华被bi着喝下堕子的汤药,孩儿没了希望也没了。若华背着孟家跑了出来,求连云庵收留。妙云说若华是六根未净,若只是为了求安生之所,连云庵不会收。妙月当时刚从山下回来,看了看若华,便跟妙云说要收若华为徒。妙月开了口,妙云便不再反对。

最初若华看不透她这个师傅,明明是她让自己进了连云庵,做了她的弟子,却又见不到她的人影。后来妙云总让若华到山下的买米买盐,灵翠峰在南城郊外,离南城有五里路,来回十里。扛着米盐行路不说,还得爬山。若华虽觉得累,却不能说。她一个罪臣之女,除了这里便没有去处了。

一个小姑子跟若华说,庵主叫她下山买粮是妙月的主意。若华就想不明白了,妙月既然收了她又要发难与她,到底有何意思?

一日,若华撞见妙月夜里在菜园子里喝酒。佛门五戒中就有戒酒这一条,更何况妙月还是个女子,若华去夺她手中的酒瓶子,她也不恼,反倒说起胡话来。说什么想爸妈,若华无奈,只得把她拖回房去。

第二日,她仍然在菜园子里喝酒,若华走过去看。这回她没喝醉,望着若华叫若华坐。这在院子里满是huáng土,如何坐?若华哭笑不得。

妙月说,她第一次见若华的时候,就像看到了十年前的她,迷茫、无助,没有一丝活下去的欲望。她说,既来之则安之……

后来的年月里,若华跟着她去过大江南北,游历过不少地方。而她却消失在了北狄的荒山之中,若华苦寻了她两年未果,最后回到了京州。

妙月就像本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对若华而言,她亦师亦友。

而如今,这世上竟再没了她这个人……

.

若华下了山,便让张泉回了。

若华靠在车沿上发愣,还在想妙月的事。到了南城,马车忽然"砰"了一声,停在了街上。

若华立马皱了眉,对着张泉问道:"怎么了?"

未待张泉说话,车外便传来一男子的声音:"你这车夫好生无礼,怎么乱撞人?"

若华正疑惑,张泉则说道:"分明是你自己喝了酒没站稳,才摔了了上来,这还赖上我了。"

原来是不小心撞到了人,若华低声对张泉说:"别生事,走吧。"

张泉嘴里骂骂咧咧不服气,外面那人听见车里女子的声音,连忙扯住张泉:"哟,这车中是哪家的小娘子?别急着走啊。"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