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媛打趣他:“你不怕你侄子侄女说你抠门啊,才发五分钱,好歹是家里混得最好的,怎么着也得发个一毛呀。”
冯建文往嘴里填了一个饺子,嚼吧嚼吧咽下去,说:“什么一毛,就五分!压岁钱别管多少就是个心意,没那么多攀比。”
郑媛点头说行,心里却想,压岁钱说是个心意,可谁能料到以后这钱会越涨越多,有的孩子一个年过下来能收好几万乃至好几十万,家长们相互比着看谁发的多,孩子们之间也会互相攀比看谁收得多,这风气就跟疯魔了似的。
第167章 :恶客上门
吃完了饭,小两口就打开了大门,一块出去拜年了。这时候天还没亮,黑灯瞎火的,但街上已经很热闹了。
亲戚邻居们陆陆续续地都吃完了饭打开了家门,登入了拜年程序,路上遇上了就打个招呼,道一声“过年好”,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要是遇上了自家小辈的孩子们,这些小孩子在路上就会给你磕头问好,呼啦啦的一跪一片,还挺壮观。磕头拜年的方式在华国延续了几千年,文革时期也没能杜绝,不过到了二十一世纪小辈们就很少继续遵从这个祖辈上传下来的习俗了。当然,这个头也不是白磕的,被问好的长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一个孩子手里放一个,就是压岁钱了。
冯建文和郑媛两口子先去了大哥家给父母拜了年,随后就去了冯家辈分最高的一个族人家里,然后依次按照辈分的高低以及血缘关系的远近走了一圈,最后是周围的邻居朋友……每家每户都要坐上几分钟,遇上关系亲近且话唠的人家,还会坐上十来分钟。
一圈走下来,真的是又累又渴。郑媛回到家就扑到炕上去了,揉揉腮帮子,跟冯建文抱怨:“我觉得我的脸都要笑僵了。”
冯建文打趣她:“你确定不是冻僵的?”
郑媛从鼻腔里“哼”了声。
冯建文瞧她那懒洋洋的样子,忍不住说:“有这么累吗?你也是常年下地gān农活的,怎么体力这么差?”
郑媛翻身起来,胳膊肘撑着chuáng,怒视冯建文:“昨晚上是谁非要拉着我打架打了大半夜!?”
冯建文没细想,条件反she地反驳:“谁拉着你打……”一句话还没说完,突然明白过来了他媳妇在说什么,冷不丁就给噎住了,话音一转,斥道,“什么打架!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词儿?”
“妖jīng打架啊。”郑媛挑眉,“怎么,你没听说过这个词儿啊?这个词儿可不是我编的,人家有出处呢,《红楼梦》里,傻大姐在大观园里捡到了个绣chūn囊,那绣chūn囊上绣的就是妖jīng打架,后面还引发了抄检大观园的事儿呢。”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