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严掌柜则说的不是那么乐观,如今正值战乱,从往滇省的商道并不太平,相较吴越一带的龙井碧螺chun之类的绿茶,滇省的半发酵或全发酵茶在白果城也不是那么走俏,利润并不是太可观,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减小经滇省的茶量,而实际上白果城一带也有品质很好的茶类,更加注重发展本地的茶可能效益更好。
沈小南像模像样地点点头,严掌柜说的有道理,但是以他了解的情况来看,白果城周边的确有茶叶不错的产区,但是和滇省相较而言,无论是品相还是产量都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滇省茶类在整个华夏都是很具特色的,如果真像严掌柜所说因为如今形势放弃,自然是不符合沈小南想法的,但是扩大白果城周边茶叶产业的规模,倒是符合他的想法。
沈小南没对两个掌柜说的话发表看法,只是慢条斯理地吃着菜,这和他自己本来的性格很不相符,但是沈少君的身体不太好,按照以前他那种看见好吃的就láng吞虎咽的吃法,身体有点吃不消,再加上沈少君从小受沈母教育,大家公子的那种气度还在,吃相还是很有贵公子的派头的。
"袁掌柜和严掌柜在沈家gān了多少年了?"
"回少东家,袁某从小就在沈家做学徒,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了。"
"回少东家,严某原来只是茶马古道上跑货的一个徒夫,幸得老爷赏识,才到沈家当上了掌柜,至今已有十余年了。"
"两位都是少君的长辈,不用太过拘礼。"沈小南又问了袁掌柜很多问题,倒是对严掌柜问的少了些,袁掌柜以为在沈小南跟前得了脸,不禁有些得色。
一顿饭毕,沈小南没有离开,小厮收拾后继续留在白水客栈喝茶,并让掌柜将沈家酿的几种酒都送过来。
他招手让身边的青竹也坐下,问道,"你觉得两个掌柜怎么样?"
青竹比沈小南还要长个一两岁,向来是个性子沉稳的,从小跟在沈少君身边伺候,自是个忠心的。
"两位掌柜在沈家呆了多年,原来都是老爷的左膀右臂,各有各的能gān。"
沈小南脸上故意露出愠色,"你在我面前都学会八面玲珑了?让你说就说,说那些虚的做什么。"
青竹被沈小南训斥,面色也未有大变,道,"这袁掌柜看起来是个灵活的人,严掌柜却未免有些太过保守。不过青竹说的也是实话,两位掌柜的确都是能gān人。"
"未必。这袁富圆滑有余,实gān不足,严贵却是个能gān成事的,只不过是形势所迫而已。"
青竹面带疑惑,对沈小南的说法不解,沈小南也没有详细解释。
小厮将沈家酿的所有种类的酒都送过来,沈小南一杯一杯慢慢品尝,有微带酒意酸甜慡口的米酒,有价廉的浊酒,有特别制成的桂花酒、槐花酒之类的,还有品相很高的清酒,不过一般度数都不会太高,自然更是没有蒸馏酒的。
沈家酿出来的酒各个层次都有,品相也的确不错,但是对见惯了高度白酒的沈小南来说,总是缺了点什么,不过也正是如此,倒让他有了想法,而这沈家的酿酒师他也是想见见的。
很快到了傍晚,沈小南因为米酒好喝多喝了些,初时不觉得,等到站起来准备离开时,却发现有些上头了,不禁控制不住晃了晃身子,他闭上眼睛晃了晃脑袋,发现自己陷入一个熟悉而温暖的怀抱。他睁眼瞧见正是赵燚,专门过来接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